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北京:打造国际水准乡村旅游休闲体系


    北京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京郊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体系建设必须符合这个背景的需求。北京的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经历20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形成了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打造了系列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探索出了有效的营销手段,引入了形式多样的投融资模式。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已经成为北京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鲜明的区域特色,成为京郊旅游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如: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昌平区为“温泉胜地”,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平谷区为“休闲绿谷”,密云县为“渔乐圈”等。这些“一区(县)一色”的定位,为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的结构优化与品质升级确立了方向。

    有特色还要会营销。北京策划并组织实施了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营销活动,将城乡社区、目的地社区、舞台社区、虚拟社区、客源社区等确定为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目标营销市场,开展系列营销活动,实现了快速发展的乡村旅游市场及农业休闲需求和乡村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之间的对接。北京的做法是:城乡社区、互动营销,如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城乡和谐手拉手”等形式多样的政府公关活动;目的地社区、品牌营销,如举办“寻找美丽乡村”评选活动,打造鲜明的品牌形象,启动《京郊旅游手册》110万册免费发放工作;虚拟社区、网络营销,如将远郊旅游景区门票采用网络方式公开免费发放给市民;舞台社区、节庆营销,如举办北京旅游文化节及各区举办的节庆等150多项节事活动推广北京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通过实施精准营销,极大地彰显了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的宣传效应。

    按照世界城市的标准发展旅游产业,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城市,是北京旅游业的追求。其中就包括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北京的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业要为喜爱乡村旅游的驻京外国人和海外游客提供游憩休闲、观光度假的空间;另一方面北京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业接受国际转移,需要行业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放松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的市场管制,服务标准和规则与国际接轨,融入乡村旅游国际组织;同时北京要向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业发达的国家和城市学习,引进、移植、吸收先进经验,提高京郊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业的国际竞争力。

    北京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国际化是一项旅游目的地国际化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客源市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交通设施、乡村建设、旅游软环境、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国际化。实现北京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国际化要有全方位的战略应对和对策措施。为此,北京提出:第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产品体系。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精心构建吸引外国游客的高品位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产品体系,建立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品质的高端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产品和一批旅游集散特色镇和乡村旅游特色业态聚集区。第二,全力推行立体化的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国际营销模式。加大京郊乡村社区国际营销力度,注重常驻北京的外国人的精准营销,形成国际网络营销。第三,努力营造有利于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国际化的软环境。加强对乡村旅游涉外从业人员的外语和涉外礼仪培训,促进北京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的各项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国际服务水平。第四,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行业管理国际化。发挥协会促进乡村旅游国际化的作用,瞄准国际一流,制定乡村旅游及农业休闲标准及规范。苏宝瑞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休闲 营销 定位 组织实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