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乳业健康发展亟待清洗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降低标准?据农业部资料,2007年到2008年夏季,北方一些省份生乳蛋白质含量每百克低于2.95克的比例达到75%。畜牧专家王加启指出:“如果认为这个标准是退步,那是用静态思维看问题。1986年制定2.95时,我国奶牛饲养以国营农场为主,数量少,养殖方式、品种一致性强。2.95这个指标就纯种荷斯坦奶牛来说并不高,新西兰可以达到3.8。我们降到2.8反映了一个深层次问题——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奶牛头数剧增,但良种程度、养殖方式、饲养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所以,生鲜乳的品质也是不一致的。”人何尝不是如此,30年前哪有这么多妇女患乳腺癌的?

    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蛋白质含量不是个安全指标,是产品的自然属性,2.7与3.2没有区别。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加工企业的收购体系在提高牛奶品质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个制度不以蛋白质论高下。据了解,美国和欧盟的牛奶是以菌落标准定优劣。新西兰恒天然公司与奶农结账是以干物质为指标。

    2.8≠产品质量。既然如此,我们的政策为什么不能再彻底一些?为何不能彻底取消蛋白质含量标准?既然我们知道现实不是谁可以改变的,为何要自己给自己做枷?

    引导健康消费是政府与企业的责任

    最近,北京协和医学院黄建始教授在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进行的健康知识普及令我们耳目一新。他说:“蛋白质并不是越多越好。特别是酪蛋白的摄取一定要适可而止。”如此看来,我们长期以来以蛋白质作为品质标准的观念看来是要彻底转变了。

    资料显示,“酪蛋白是哺乳动物奶液中的主要蛋白质。牛奶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为主,人奶以白蛋白为主。酪蛋白是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极难消化分解的凝乳。”那么,所谓的“乳糖不耐症”实际就是一种消化障碍。可是十多年来消费者是怎样被告知的?业内人士指出:“奶制品行业的生产标准片面化,间接造成了这次行业信任危机。生鲜乳收奶时苛求蛋白质含量,各品牌也在蛋白质含量上争高下,已成行规。”乳品本应该是地理标志农产品,而非工业品牌。但消费者已经迷失。有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消费者反对为了迁就奶农利益牺牲国人健康,而降低蛋白质含量标准。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蛋白质如此着魔的?”这是国外科学界的一个设问。这样一个重大的认识误区必须立即转变。按我国营养学会的标准,成人一天应摄入60—70克动物蛋白。国际营养权威机构每日蛋白质建议摄取量从十九世纪末的118克降低为1980年的46-56克。目前有专家建议降低至25-35克甚至更低。因为研究表明,过量蛋白质,不但是毒素的来源,更破坏细胞的渗透平衡。生理蛋白质是自然且必要的,膳食蛋白质过度摄取反而危害健康。睡眠时,正是身体重建的时候。如果身体必须不停处理大量蛋白质,就永远无法进行修补,最终将导致慢性疾病。这些知识并非新发现,而我们的大型乳企还在以“3.3克优质乳蛋白”为卖点。

    牛奶中蛋白质低是因为饲喂的精饲料少。同样,精饲料中的粗蛋白质也不是越高越好。蛋白质水平过高,会抑制动物的采食量,从而限制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量。过量的蛋白质在后肠为病原微生物提供充足养分,发酵产物也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而影响动物的健康。多余未消化吸收的蛋白质从粪便中排出,发酵产生有害的气体,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环境。

    盲目崇拜蛋白质的时代应该结束了。如果政府、企业、消费者都有了清醒的认识,中国式燥热的乳业在进入“十二五”后是否应该换个平和的心态去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检测 发酵 清理
上一篇 : 黄公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