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一个农业大县的经济突围


    □□ 本报记者李朝民

    泗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下辖15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县有耕地180万亩,人口9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75万。素有中国山芋之乡、全国棉花大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等称号。近几年,泗县经济崛起令人刮目:2006年全县财政收入还不到1亿元,去年已突破3亿元。

    “泗县之所以实现经济突围,关键是得益于强劲的新型乡村工业。新型乡村工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泗县县委书记晏金星说,“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在城市可能很难生存,但在乡镇完全有生存的空间。实践表明,新型乡村工业不仅是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重要载体,还是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建园几多难

    新型乡村工业是以市场为导

    向,以创业农民为主体,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以社会化分工为特色的乡村工业体系。它具有进入门槛低、经营体制活、吸纳农村劳动力多等特点。从2009年起,泗县率先实施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百千万”工程,即每“百亩园区”实现“千人就业”和年人均“万元收入”。如今,泗县已建成6个新型乡村工业园,为推动乡村工业大发展提供了重要抓手。

    回望建设新型乡村工业园的过程,晏金星坦陈,泗县和其他欠发达地区一样也遇到不少困难,但感到最棘手的难题是土地和资金。

    进行乡村工业园建设必然需要用地。那么,如何突破用地制约?据泗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张宝华介绍,该县目前在土地利用方面有四个途径:积极争取上级的计划报批农转用指标;园区用地与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有效结合;从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中选取部分园区作为新型乡村工业园试点园区;土地置换、增减挂钩等方式获得工业园的建设用地。

    如何突破资金瓶颈?泗县不等不靠,通过土地开发和综合服务实施滚动发展,探索多种投资融资方式。主要有乡镇自筹资金建设、引进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等。

    产业集聚兴起

    短短两年时间,长沟镇乡村工业园已成为承接东部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和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有效载体。“现在长沟镇乡村工业园占地300多亩,已入驻17家企业,其中有2家上市企业的子公司,解决3000多人就业。入园企业大都是从事服装、鞋帽等产业。”长沟镇党委书记郭金玲说,“另外还有9家都在等。过去是我们求人来投资兴业,现在是别人主动找上门,我们有选择地引进。”

    浙江天佑制衣厂老板匡生成对搭建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平台深有体会:“现在把工厂开到内地,不用为招工发愁。乡村工业园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有很多优惠政策,对南方中小企业落地有好处。”

    长沟镇乡村工业园可以说是泗县乡村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泗县切合产业布局调整的趋势,积极探索实践特色产业集聚、返乡创业等园区发展模式。截至目前,泗县乡村工业园累计引进企业97家,2010年总产值达17.3亿元,税收1.1亿元,吸纳劳动力1万多人。

    “新型乡村工业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规避了国际市场风险,是增强县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晏金星说,“发展新型乡村工业,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机制保障合力推进

    扎实推进新型乡村工业发展要靠人,靠体制机制作保障。具体地说,首要的是加强组织领导。泗县已成立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针对乡村工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工作,泗县建立了乡村工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合力推进。

    好的机制要有好的运行。泗县把乡村工业园建设作为乡镇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考核标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委、县政府和县直相关部门对园区建设工作进行跟踪指导,组织阶段性评估和监督检查,及时进行全面验收和系统总结。

    谈起乡村工业如何持续发展时,晏金星说:“泗县是农业大县,我们会始终不渝地依靠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现代物流业,推进乡村工业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园区发展在提高经济总量的同时,坚决摒弃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入驻,最大限度降低工业发展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下一步,我们将着力促进园区建设运营管理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运作方式转变,实行综合开发、滚动增值,推动新型乡村工业可持续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增加农民收入 载体 重要途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