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创造条件保持农民持续增收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

    第一个观点是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能够赶超城镇居民。第一,农产品价格应该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农资价格、物资成本在不断提高,整个农产品的成本里面,劳动力成本的比重也非常高。农民劳动的投入得不到补偿他就不愿意务农,所以农产品价格合理补偿性的上涨是必然的。第二,惠农强农政策要加大力度。但是,农民增收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还是要靠保持农民工工资的合理上涨。首先我认为农民的转移就业进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去年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是37%,到2015年,我们农业就业比重有可能降到30.5%,由37%降到30.5%,需要转移4500万农民。很多人问,现在二三产业都缺工,沿海内地都缺工,这是什么原因?我认为第一原因就是结构性,这种结构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30岁以下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紧缺。第二是有技能的劳动力已经是全面短缺。第二个就是招工难的行业和部门主要是工资收入低,劳动条件差,就业门槛很高,报酬还不高,农民不愿意干;工资低,农民不愿意干;技术要求太高,农民干不了,这是当前招工难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第二个观点,我认为农民工工资上涨是趋势性的上涨。农民工工资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现在中国已经真正进入一个农民工工资持续快速增长的新阶段。去年农民工人均月工资是1690元,这个高不高呢?我觉得要做一些具体分析,首先农民每年外出打工平均只有10个月。第二,农民工的超时劳动非常普遍,大量调查显示,农民工在制造行业和一些服务行业一天只干八小时的活,可能只能拿到一千块钱,40%的工资主要是靠加班得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认为不能说1690块钱就比较高了。第三,根据2009年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雇主单位为农民工上养老保险的只占7.6%,上工伤保险的7.8%,上失业保险的13.9%,上生育保险的2.3%,如果什么保险都不给农民工上,雇一个农民工可以节省七八千块钱,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很多农民工拿的还是裸工资。从这个角度讲农民工工资上涨还有比较大的空间。我们要扩大内需,我认为面临很大的制约就是2.4亿农民工的购买力还很弱。

    第三个观点,光提高工资还不行,我觉得提高工资要与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并行。如果只是单纯说提高工资,工资高了农民工没有技能还是干不了,从政策操作来讲,对中年人的就业,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的产业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向农村一些适合发展工业的小城镇转移,为这些中年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创造条件。其次对这些中年人,最重要的是提供免费的培训。另外我们国家现在要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职业教育。“十二五”期间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全国范围之内加快实现真正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而且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孩子的吸引力,要改善这些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农民工的就业技能提高了,我们才可以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如果我们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到九年,我觉得我们的制造业要转型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是非常困难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资价格 农民收入 数据 农民增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