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2011年冬小麦抗旱促春管技术方案


  三是促控结合,搞好二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二类麦田返青始期每亩总茎数45-60万。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地力水平一般,亩茎数45-5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初期追肥浇水,结合浇水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地力水平较高,亩茎数50-60万的二类麦田,在小麦起身中期追肥浇水。

  四是控促结合,搞好一类麦田的肥水管理。一类麦田返青始期每亩总茎数60-80万,属于壮苗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在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

  五是以控为主,搞好旺苗麦田的肥水管理。旺苗麦田一般年前亩茎数达80万以上,植株较高,叶片较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的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拔节期以后,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和倒伏。春季肥水管理应以控为主。在起身期喷施调节剂,防止生育后期倒伏。对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应早春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期前后施肥浇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

  (四)及时做好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

  春季是各种病虫草害多发的季节。各地一定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由于冬前旱情较重,杂草发生程度轻,冬前化学除草面积相对较小,应强化返青后的化学除草工作。使用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使用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各地农业技术人员要指导农民选用正确的药剂、喷药浓度和喷药时间。

  春季病虫害的防治要大力推广分期治理、混合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返青至拔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丛矮病、黄矮病等病毒病的侵染扩展高峰期,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是小麦综合防治关键环节之一。各地植保部门要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指导农民及时防治。

  (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预防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倒春寒)是华北和黄淮麦区早春常发灾害。防止早春冻害最有效措施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灌水。由于水的热容量比空气和土壤热容量大,早春寒流到来之前浇水能使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增多,在发生凝结时,放出潜热,以减小地面温度的变幅。因此,有浇灌条件的地区,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小麦是具有分蘖特性的作物,遭受早春冻害的麦田不会冻死全部分蘖,另外还有小麦蘖芽可以长成分蘖成穗。只要加强管理,仍可获得好收成。因此,若早春一旦发生冻害,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主要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时间,追施肥料。对遭受冻害的麦田,根据受害程度,抓紧时间追施速效氮肥,促苗早发,提高小分蘖的成穗率。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及时中耕,蓄水提温,促进根系发育,能有效增加分蘖数,弥补主茎损失。

  二、长江中下游麦区春季管理技术

  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沿长江区域的麦田。立春以后,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开始返青,此期一、二类苗的主茎叶片为4-6叶,但是今年也有相当大比例的晚播稻茬小麦,主茎叶片只有2-3叶,必须抓住早春小麦返青期,因苗制宜进行分类管理,促进弱苗转化升级。

  (一)及早因苗施好壮蘖肥,促进弱苗转壮

  对于基肥施用量不足、又未及时施用苗肥,群体过小并已经脱肥发黄的麦田,返青后及早亩施10-15公斤三元高效复合肥,促进弱苗转壮、春季早发,提高分蘖成穗率。对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麦苗发黄严重,应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并增加尿素促僵苗转化。对于目前只有一个叶片的晚播独秆小麦,只要基本苗足(每亩25万左右),应控制苗肥施氮量,重施拔节肥即可。对于晚播苗弱、基本苗偏少的麦田,要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或氮肥促进苗情转化。

  长江中下游麦区的旱地麦田和稻茬麦田中,墒情差的地块,应在返青期追肥浇水,抗旱促苗壮。

  (二)重点施好拔节肥,促进壮秆大穗

  大面积生产中,春季管理的重点是施好拔节肥,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培育壮秆大穗,一般每亩可施用尿素和三元复合肥各7-10公斤。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要做到叶色不褪不施肥,以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小、穗数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落黄严重麦田,可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分蘖 尿素 镇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