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农业部制定《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抗旱田管工作预案》


农业部制定《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抗旱田管工作预案》

  本报讯(记者李海涛)为积极应对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持续干旱,及早做好抗御冬春连旱的各项准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科学抗旱,打赢抗大旱促春管保丰收这场硬仗,日前农业部制定了《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抗旱田管工作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预案”强调,今年华北、黄淮等地受旱冬小麦抗旱田管要按照“高度重视、充分准备、及时应对、分类指导、科学抗旱”的总体要求,采取“水肥齐攻、增墒保苗、镇压划锄、粗根壮孽”的技术路线,促进受旱小麦生长、分蘖和根系发育,确保冬小麦正常返青、拔节,争取穗多、穗大,搭好丰收苗架。

  各受旱地区气象条件和生育进程不同,冬小麦进入返青期的时间不尽相同,春季浇水施肥的时间也应因地、因苗而异。

  (一)黄淮南部。该区小麦面积约8000万亩,主要包括河南中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和山东南部。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可通过增打小井,扩大灌溉面积。目前小麦正处于越冬期,2月上旬进入返青期,受旱麦田方可进行浇水追肥,促弱转壮。

  (二)黄淮中部。该区小麦面积约1亿亩,主要包括山东中北部、河南北部、山西中南部和陕西关中地区。目前小麦正处于越冬期,2月下旬进入返青期,受旱麦田方可进行浇水追肥,促根壮蘖。

  (三)华北地区。该区小麦面积约4000万亩,主要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西北部和陕西北部。目前小麦正处于越冬期,2月底、3月上旬进入返青期,受旱麦田方可进行浇水追肥,促早发稳长。

  (四)旱地小麦。全国丘陵旱地小麦约9000万亩,水资源缺乏,基本没有水浇条件。目前正处于越冬期,受旱情影响,长势较差,次生根没有长出,仅靠种子根维持生命,继续干旱将导致黄苗、死苗,形势极其严峻。小麦返青后,采取镇压、耙磨、划锄和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增加地温、提墒保墒。

  针对今年冬小麦苗情复杂和受旱严重的实际,“预案”提出,春季抗旱田管要加强分类指导,实行科学抗旱。随着气温回升由南向北推进,因时、因地、因苗落实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对浇过越冬水、苗情墒情较好的地块,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对有水浇条件、但未浇越冬水的地块,开春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上)晴天午后小水细浇,并适当追肥,划锄保墒;对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进行镇压、划锄;对少量旺长麦苗,采取化控措施,防止早衰和倒伏。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抗旱保墒,浇水保苗。对于没浇越冬水、受旱严重、分蘖节处于干土层、次生根长不出来或很短的重旱麦田,要早浇水、早施肥、促早发。在小麦返青期,掌握“冷尾暖头、夜冻日消、有水即浇、小水为主”的原则,于中午前后抓紧浇水保苗,确保麦苗返青生长有足够的养分,促进春生分蘖和次数根早生快长,促进分蘖成穗,争取较多的亩穗数。灌水不宜过多,亩灌30~40立方即可,同时适量施用化肥。

  二是镇压划锄,提墒保墒。镇压可压碎坷垃,沉实土壤,弥封裂缝,减少水分蒸发和避免根系受旱。对没有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进行镇压、划锄,可起到提墒、保墒、增温和减少杂草的作用;对旺长麦田,实行镇压,可抑制地上部生长,控旺转壮。镇压要在小麦返青起身前进行,并结合划锄,先压后锄。锄地时要锄细、锄匀、不压麦苗。

  三是分类管理,促弱控旺。对于三类苗,春季管理以促弱转壮为重点,分两次追肥(每次每亩10公斤尿素),第一次在返青期进行,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期,提高穗粒数。对于二类苗,春季管理以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为重点,起身期追肥浇水。对于二类苗,在起身期追施一次肥(每亩10~15公斤尿素)。对于一类苗,春季管理以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为重点,在小麦拔节期追肥浇水(每亩10公斤尿素)。

  四是清沟理墒,抗旱防渍。南方地区要利用冬闲季节,对于未及时开沟以及经过冻融交替和雨雪侵蚀、田间沟系出现坍塌淤堵的麦田,及时清沟理墒、清淤疏通,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发挥增温排渍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冬小麦 分蘖 镇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