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据媒体近日报道,2010年10月份以来,河南、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等省降水量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2~9成,土壤失墒严重,部分冬麦区发生旱情。截至今年1月17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6039万亩。
我国冬麦区大部降水严重偏少,去年10月份以来,华北南部、黄淮、江淮降水严重偏少,部分地区无有效降雨天数超过100天;冬麦区受旱持续时间长,山东、河南等省受旱时间已持续3个月之久。
去年入秋以来,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干旱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受旱区域主要集中在冬小麦主产区,并可能形成冬春连旱,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从气象预测看,旱情还可能进一步发展。
又是一场旱灾,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除了常规的浇水等抗旱措施外,有没有科技抗旱节水措施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此,将近几年来用于抗旱中收效明显的生物技术产品“碧护”做一推荐。
在北方小麦主产区,开春时可采用“碧护”叶面喷施,增强小麦抗性,提高受旱麦苗复壮能力,可达到根深叶茂、植株强壮的效果。在当前干旱形势严峻情况下,是缓解干旱威胁最有效的科技措施之一。
“碧护”是来自德国的纯天然植物强壮剂,是德国科学家向自然学习,将恢复生态,还大地青山绿水为己任,依据自然界奇妙的“植物化感”作用和生态生化原理,历经30年研究开发的纯天然高科技生物产品。
“碧护”的抗旱机理研究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青睐。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研究发现,“碧护”在干旱胁迫下可诱导植物体产生更多的细胞分裂素、维生素E、脱落酸、可溶性糖、甜菜碱等小分子抗旱物质,其中细胞分裂素增加21.6%,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吸收根层水分以及更深层土壤水分;维生素E增加140%,保护植物细胞膜不易被氧化,同时“碧护”能通过增加糖酵解中磷酸果糖激酶的含量,提高糖酵解速率,提高细胞的能量水平,增强细胞活性,达到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旱性。德国波恩大学从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拟南芥(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喷施“碧护”30分钟后,At-HP01基因被诱导表达,该基因还可在干旱条件下被激话,从而激发作物的抗旱潜能,抗旱节水达30%~50%。
从2006年开始,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依托科研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在北京、吉林、黑龙江、河北、新疆、河南、山西、安徽等省(市、区)的6大作物上进行了“碧护”的试验示范,均取得显著的抗旱节水和增产增收效果。
2009年初,我国华北、西北的小麦和油菜受到干旱严重威胁,有关农业专家建议使用“碧护”缓解旱情,在推广地区收到良好效果。2010年春,西南地区50天干旱无雨,大面积作物干枯,但用过“碧护”的作物长势良好,贵州省有关领导视察后,建议推广应用这一科技抗旱措施。
2010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在陕西省和河南省安排针对小麦的抗旱节水试验。陕西省土肥站用“碧护”处理,小麦亩产470.8公斤,亩产值941.6元,比对照亩增效益66.8元,投入产出比为1∶6.7;河南省孟津县土肥站使用“碧护”对小麦抵御干旱、低温冻害和病虫害的效果显著,平均每亩增产30.57公斤,增产率达6.96%。
【“碧护”使用方法:】
拌种或浸种。1克“碧护”可分别拌小麦种子10~20公斤、玉米种子12.5~20公斤、大豆种子20公斤、棉花种子4~5公斤,1克“碧护”可水稻浸种10~20公斤。经过“碧护”拌种或浸种处理,能显著增强种子活力,根系特别发达,成苗率高,苗齐、苗壮,可提高作物抗旱、抗盐碱、抗冻能力。
喷雾。大田作物亩用“碧护”2~3克,兑水20~30公斤叶面喷施。果树、蔬菜每次亩用“碧护”3~6克,兑水60~20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生长季喷施2~3次,可收到抗冻、抗旱和促进作物协调生长的功效。张铁峰文/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1-31/161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