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种业的守望者 ——记玉米育种专家王义波
■■本报记者周铮赵洁
干农业的都知道,一个人一辈子能育成一个有影响的作物良种就很不容易了,而玉米育种专家王义波研究员却育成了一系列玉米优良品种:他曾经主持完成国家级和省级科技成果6项,其中主持育成的玉米新品种“郑单14号”在全国20多个省推广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7000多万亩,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豫玉11号”选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育成省级以上审定玉米品种26个,其中通过国家审定的有8个……
在安徽,在陕西,在山东,在河南,在黄淮海许多农村地区,种玉米的农民也许没有几个人知道王义波,但是只要提起王义波和他的团队育成的“中科4号”、“中科11号”等玉米良种,却几乎没有农民不知道的。农民的评价很朴素:“‘中科’玉米好,省种子、省工,产量高!”王义波说:“这是对我最高的褒奖!”
“苦差事
”里一扎就是三十年
接触过玉米育种的人都了解,这是份儿不折不扣的苦差事。然而1982年元月,作为文革结束后首批大学生,从河南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的王义波,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了这份儿“苦差事”里,一扎就是近30年。
“本来毕业前我跟老师做过不少小麦试验,到河南农科院后想继续研究小麦,但是粮食作物所的领导却分配我做了玉米育种。就是这个组织决定,让我和玉米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王义波说。
玉米授粉的季节正值烈日炎炎的盛夏,育种的关键性工作都要在这时候进行,而且是在每天最热的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年复一年,在温度超过40°C的玉米地里,王义波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次中暑,甚至险些晕倒在地里面,手上、身上被玉米叶划出的血口子更是不计其数。为了加快育种速度,王义波差不多每年冬天都要到海南岛进行加代繁种,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地在田里播种、杂交、观察、记载、选种,白天他汗流浃背、夜里被蚊虫叮咬,有时连新春佳节也只能孤身在外度过……
一次去海南,天气闷热难耐,为了省几块钱,王义波和同事各拎着一个沉重的包裹到处找便宜旅馆,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直到深夜,终于到一家廉价小旅馆住下。“多少年了,这种经历是家常便饭。但是这一幕在我的脑海里至今印象深刻。我当时觉得自己就像落魄的诗人,骑着一匹瘦马,风尘仆仆地奔波在中原和海南之间,就是想给大地奉献一粒创新而又满意的种子。”王义波感慨地回忆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然而只有读懂这句话的人,才真正懂得种子的价值和力量,才会为了哪怕一点最细微的进步去全身心地投入。多年来,为攻克一个又一个玉米育种难题,王义波几乎每天都超负荷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为培育一个品种,他会跑遍大半个中国收集育种材料,进行几百次实验、几千次组配、数万次观察……近乎苛刻地对待每一道程序。他严格按照“上下一条线,通透叶疏散,穗匀不秃尖,粒长一指间,直立无折断,斑多不用看”的高标准选育,不轻易放过每一棵玉米、每一粒种子。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王义波和他的团队选育出了一个又一个优质高产玉米品种。
如今,年过半百、已经是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王义波,依然经常和大家一起“泡在”玉米地里。“不下地不行!只有下雨的时候才能看到玉米倒不倒伏,刮风的时候才能看到玉米会不会被刮翻。天热要观察耐高温,天冷要对比耐寒性,只有经常仔细观察,你才能确切地判断不同品种的优劣,从中选出经得起考验的玉米优良品种。”王义波对记者说。
“为民族种业做点事儿
”
200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全面放开了对种子市场的限制。当时,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力雄厚的跨国种子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开始进入中国种业市场,而国内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种子企业少之又少,民族种业面临空前挑战。
这种严峻形势,王义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常常眉头深锁陷入沉思。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0-12-25/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