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文洪英
一公斤有机大米价格高达36元。江西省万载县三星镇闹坪村农民曹秀琴做梦都没想到:仅两三年时间,他们脚下这片土地因为不打农药,施有机肥,种出来的农产品价格居然翻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去年以来,位于江西省西部,素有“农业上郡,赣中粮仓”之称宜春市,通过科学准确定位、严格质量标准、强化组织形式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宜春农业“热词”
今年以来,“现代农业示范区”一词在宜春不断被提及。年初,宜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并要求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建立一个1000亩以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区要有一个以上主导产业,并且能够体现当地农产品生产优势与特色,产业化水平高,产业拉动作用明显。
袁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总面积150平方公里,占全区国土面积5.9%。以“西村”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建设核心区,建设总面积20平方公里;以湖田、洪塘、新田、三阳为建设示范区,示范面积100平方公里。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宜春有着非凡的意义。一方面,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宜春,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油、棉和水产品,扛着为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供给作贡献的责任;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宜春市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这又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正如宜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建国所说,“今后几年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宜春市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
这一年来,宜春各县市力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迅速编规划、抓试点、探路子,涌动着“以工业的理念,科技的头脑,市场的眼光,生态的观念”建设农业的热潮。快速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形成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扬优成势,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宜春市农业局长邹献明告诉记者:我们立足当地农业资源,各县区充分考虑农业生产要素的区域差异性,扬长避短,扬优成势,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
袁州区西村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处320国道边,有沪瑞高速公路,亭罗公路、沙温公路、浙赣电气化铁路在境旁纵横交错,规划中的沪昆高铁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为产业转移和市场联动的必经地带,具有承载中心城市要素传输的功能,有利于商品集散、物资交流和技术扩散,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具有较强辐射作用,能拉动广大农村腹地经济发展,能更好地发挥生态农业示范园的示范、辐射、生态作用。
地处袁州区西村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的宜春东升农场种植有限公司以有机绿色蔬菜种植和蔬菜加工为切入点,核心基地建设温室大棚600亩,总投资5075万元,建成自动喷淋1800亩。计划征用40亩土地,投资4000万元建成一个年加工10万吨绿色果蔬配送加工企业。目前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工作,已种植有机果蔬2800余亩。年销售收入达4000多万元。
万载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2005年万载县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称号。有机水稻、木姜、小葱、百合、竹笋、蜂蜜、山茶油等38个品种通过了国际有机认证。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建成有机食品加工龙头企业12家,下线企业100多家,有1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进入国际市场,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同时,靖安、铜鼓、宜丰等县也正在推进有机农业生产,全市有机农业生产面积达50万亩,在长江以南已是规模最大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走出了“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困境
宜春现代农业示范区通过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种植,将产业链与生态链结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提高了农民收入。
宜春市对水稻生产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该市筛选出一批适合发展绿色和有机优质稻生产的高产抗病水稻良种,通过农家肥的无公害处理,沼气工程的实施,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既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又保证了水稻的食用安全。目前,宜春市在水稻生产中,良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全市通过认证的标准化绿色大米示范基地已有34个,该市的上高、万载、宜丰、奉新、靖安等五县共计52.5万亩水稻通过国家发展绿色食品中心验收。万载县已建成了一个面积达22万亩的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示范园区,其中含有机水稻种植面积4万亩,成为长江以南最大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并被国家环保总局定为“全国四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上高的圣牛牌大米还荣获了江西省唯一的一个全国名牌农产品称号,“茭湖牌”有机大米通过欧盟(ECO?CERT)认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0-12-21/159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