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农产品收贮运及产地初加工环节风险分析与防控建议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
编者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地方的农产品存在销售不畅、初加工放缓等问题,如果收贮不当,不仅会造成更大损失,还可能带来质量安全风险。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发布疫情期间农产品收贮运及产地初加工环节重点风险与防控措施,供农业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等主体参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在部监管司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项的支持下,根据近年来对10大类94种共计228个品种的农产品在收贮运环节风险开展的筛查与评估,总结形成了疫情期间农产品收贮运及产地初加工环节重点风险与防控措施,为质量安全监管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贮藏期延长引起违法违规使用“三剂”的风险与防控措施
疫情期间部分易腐农产品无法正常运输销售,贮藏期被迫延长,生产者为降低损失,可能存在超量超范围使用防腐剂、保鲜剂和添加剂(以下简称“三剂”)的风险。建议引导其科学贮藏保鲜,规范“三剂”使用,同时对重点产品加强监管,确保稳产减损和质量安全。
生姜。主要风险:贮藏期延长导致腐烂风险增高,存在违规使用多菌灵、毒死蜱等防腐剂的风险,同时致病微生物的滋生风险也比较高。防控措施:将阿维菌素、辛硫磷、多菌灵等防腐保鲜剂与沙土混匀后覆盖在摆放好的生姜上,然后喷施氯氰菊酯、胺菊酯等气雾剂,密封贮藏;贮藏温度控制在13℃-16℃,湿度控制在90%-95%,可贮藏一年以上。
白菜。主要风险:贮藏过程易滋生病菌引起白菜腐烂,存在过量使用咪鲜胺、2,4-D等保鲜剂和防腐剂的风险。防控措施:采收前用1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喷施,在根长3厘米左右砍倒,在田里晾晒2-3天,使外叶萎蔫变软,便于运输。贮藏尽量采用窖藏,严格控制窖内温度,贮藏时间可延长至5月左右。
蒜薹。主要风险:蒜薹贮存期灰霉病多发,易使用复配防腐保鲜剂(咪鲜胺、百菌清、多菌灵、1-MCP、2,4-D等),存在超范围超量使用风险。防控措施:当滞销蒜薹无法运输的情况下可选择转运为贮,贮藏入库前根部漫蘸咪鲜胺,晾干后码放在冷库货架上保藏,贮藏温度控制在0℃,贮藏时间可延长5-10个月。
运输不畅引起农产品品质下降及腐烂的风险与防控措施
运输不畅的生鲜农产品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呼吸作用引起的产品品质下降,以及机械损伤导致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针对长距离运输的农产品,防控措施主要有三点:一是通过减缓呼吸作用,保持新鲜度和品质;二是通过转运为贮,度过疫情特殊时期;三是通过产地加工延长储藏期。
马铃薯。主要风险:长距离运输马铃薯易受冻,易发芽,干燥软缩,潮湿腐烂,破伤后感染病害等,从而引发马铃薯品质下降。防控措施:马铃薯运输要忌光、忌湿、忌混运。轻装轻卸,避免薯皮大量擦伤或碰伤;运输和装卸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运输过程要注意通风。
四季豆。主要风险:四季豆贮藏性差,纤维化速度快,表面易出现褐斑,短时间即会脱水老化萎蔫、腐烂,植物凝集素升高等。防控措施:建议分批次采收运输,运输前丢弃伤、病、次果。入贮时温度不得高于8℃,库房相对湿度在85%以下贮藏,或在产地进行速冻保鲜加工等。
洋葱。主要风险: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易导致洋葱伤口感染腐败性细菌而导致快速腐烂。防控措施:运输装车要求快装、快运、快卸,可将洋葱预冷至4℃,装入透明塑料袋封口后运输。如无法尽快运输销售可先贮藏,贮藏要在洋葱出休眠期之前入库贮藏,可采用筐装码垛或架藏。
下一步,实验室将开展农产品收贮运环节防控措施联合攻关,制定防控措施,在发生疫情等突发事件时,确保农产品在收贮运环节有标准可依,有技术可寻,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及时保质减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4-01/34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