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码”扫一扫 返岗路无忧
——浙江杭州与湖北恩施协作机制特殊时期显成效
本报记者 朱海洋“我们到杭州啦!”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趁排队间隙向家人发语音报平安。
3月19日上午11时,3辆大巴车缓缓驶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临平北站。车头大红色的横幅十分醒目,上面写着“咸丰-余杭就业扶贫直通车”。经过20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来自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的71名员工陆续下车。待量完体温,查验身份证,出示健康码后,他们便被悉数接走。
同日抵达的还有另外3辆大巴车,到得稍微晚些,于中午12时许直接开进了位于杭州市萧山区的“洲际食品”厂区。相距1000多公里的杭州市与恩施州,属于东西部协作的对口支援市州。据悉,6辆大巴车总共接回146人,这是疫情发生后,首批跨省赴杭返岗复工的恩施籍员工。
记者赶至临平北站时,大巴车还未进站,但各家企业的负责人早已在场等候。杨航是大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人事主管,专门开车来接3名恩施籍员工。大宏农业地处余杭区仁和街道,以蔬菜速冻加工和销售为主,自2月13日复工以来,120多名工人中已有70多人到岗。
“由于缺工,公司还无法满负荷运行。比如包装线,总共50多名工人仅有一半返厂。接回这3名员工后,会缓解一些。”杨航告诉记者,目前,在地方政府的帮助下,不少外省员工正陆续动身返杭,“我们会提前联系员工租住的村社,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等待查验的队伍中,拎着大包小包的一家三口引起了记者的注意。43岁的谢桂华来自咸丰县小村乡白果村,与丈夫、儿子已在杭生活十年。原本准备正月初五就回杭,没想到一拖再拖,待了足足两个月。每天,谢桂华都心急如焚。“终于回来了,明天就上班,可算有收入了。”话语间,谢桂华满是激动。
现场,还有一群人同样显眼。他们一手举着白色圆牌,上面从1到12的数字代表各自编码,另一只手帮忙拎行李,嘴上还操着方言。原来,他们都是杭州恩施商会的成员,得知老乡要回杭,部分人没有公司来接,于是这些“老板”主动开上自家小车,临时当起了免费司机。
记者了解到,恩施籍员工此次之所以能顺利返杭,与一项举措密不可分。3月17日,湖北与杭州两地率先实现健康绿码互认。由此,持有湖北省绿码的来杭人员无需再居家隔离观察,原先居家隔离的湖北籍在杭人员,也由红码转为绿码,可直接正常出门和复工复产。
但仅用时两天就完成“首批回杭”任务,杭州缘何能如此迅速?杭州市就业服务中心公共就业服务处处长徐子江解释,速度的背后,离不开前期“点对点”的精准摸排以及事无巨细的对接工作。
徐子江告诉记者,通过大数据比对以及与各个部门、企业、员工的对接联系,杭州提前拟定了有赴杭返岗需求的恩施籍劳动力名单,并且梳理出为恩施籍老员工预留的9000多个岗位以及杭企针对恩施籍员工新开设的2.2万个岗位信息。
“一边是求贤若渴、用工短缺的杭州企业,另一边则是着急返岗、亟待脱贫的贫困劳动力,有了这几个表单,我们就能第一时间找到最需要帮助的人,同时为企业带回‘最需要的人’,能及时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徐子江说。
据介绍,接下来杭州将加大劳务协作精准对接力度,开通更多专车、专列,帮助劳动力尽快返岗,同时借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出“云上招聘会”,在线实现人岗精准匹配,以组织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来杭就业,为决胜脱贫攻坚送上“春的希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3-26/34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