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打造城乡融合多元综合养老服务新体系


江苏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打造城乡融合多元综合养老服务新体系

严锦 李达 本报记者 陈兵

  

  

  打造城乡融合多元综合养老服务新体系

  

  谷里街道田园养老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在和老人们进行日常交流。 谷轩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积极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全面抓好托底养老、全面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全面发展社会化养老、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养老”工作思路,在养老服务主体、对象、方式、产品等方面持续探索、不断实践,打造出了政府主导、社区响应、社会运作、家庭参与的城乡融合多元综合养老服务新体系。

  早春时节,记者来到谷里街道,深入采访养老服务新体系的制度设计、资金保障、基地建设、创新服务,所到之处,所见所闻,无不令人耳目一新。

  

  强化政府主导 构建财政保障新机制

  谷里街道地处南京市城郊接合部,下辖11个村(社区),户籍人口4.04万人,常住人口4.34万人。在人口年龄结构中,街道60岁以上老人9348人,其中80周岁以上1241人,90岁以上130人,老年化率达23%。

  老年人口比例高,家庭承受社会化养老经济负担普遍较重,街道养老设施不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低……如何让老年人更好地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有尊严、有质量,成了谷里街道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加快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一道重要命题。

  对此,谷里街道领导班子成员经过反复调研和讨论,决定首先从财政上予以保障,将养老服务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其次尽快建立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多主体参与养老工作模式,推动街道老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谷里敬老院住着62名五保老人。2018年,街道投入1000多万元对敬老院进行了适老化升级改造,同时引入了专业运营团队进行日常管理。记者注意到,敬老院走廊上都装有安全扶手,转角处统一进行了软包处理,每位老人床头上方均装有紧急情况呼叫器,电梯可直达每个楼层。

  “以前这里只能满足居住、吃饭等基本需求,改造后,两个老人一房间,空调、电视等家用电器样样齐全,还增加了各种活动室,配备了专业医生,大家住得可舒心了。”居住在谷里敬老院的钱义发老人笑呵呵地说。

  谷里街道民政办副主任朱咏芳介绍,养老服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后,街道按季度对养老机构发放运营补贴,这样不仅五保老人有了托底保障,自费老人的经费负担也大大减少。

  

  凝聚多方力量 打造社会化养老新基地

  近年来,谷里街道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建成多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特色田园综合体,成为南京市首个全域美丽乡村和全域旅游示范街道。这为谷里打造社会化养老服务新基地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江苏省级机关医院在谷里街道特色田园乡村马府院投资建设了“美丽乡村+养老”综合体,所有入住老人均可享受慢病管理、康复运动、用药指导、医生巡诊等服务。李林方老人今年已经80岁,谈到为何要来马府院过老年生活,老人开心地说:“这边风景好,医疗资源好,饮食搭配上也很合理,我们住在这对健康有好处!”

  “康养谷”是谷里街道投入300多万元,利用闲置办公用房改造的街道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中心下设老年食堂、休息室、沐浴间、医疗保健室、康复训练室、心理疏导室、棋牌室、书画室、多功能教室等。“在养老服务中心不仅可以吃到价格便宜、种类丰富的饭菜,还可以打牌、看电影,我每天都会来。”荀启彬老人说,他的晚年生活现在过得十分滋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强化 连续 结对帮扶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