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田成方 渠相通 路相连


田成方 渠相通 路相连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统一整合农田提高效益
田海霞 本报记者 马晓刚 李昊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日暖阳的午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白脑包镇永清村十组村民邬占平来到村里高标准农田项目整治现场,看到铲车和翻斗车来回奔忙,项目土方工程已近完工。

  白脑包镇永清村项目区是临河区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的重点工程之一。近年来,临河区树立新发展理念,努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着力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输出基地,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田成方、树成林、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的标准,打破农户的承包界、打破杂乱的地块界、打破混乱的渠沟路;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植树造林、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条块杂乱、灌排不配套等问题,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有效防止风灾、冻灾、雹灾等自然灾害,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生产条件,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我们家有38亩承包地,以前分散在14个片地,农忙时,真是跑东跑西,费时费工。”邬占平说,“现在打破原来的‘花花田’,土地重新整合、划分,38亩地就在3个地块里,有利于进行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

  据白脑包镇副镇长刘智军介绍,永清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占地面积5500亩,于2018年立项,2019年9月实施,计划在2020年6月完工。项目完成后将真正达到“增地、增效、增收、节水、省力、省钱”的目的。

  那么,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如何增地、增效、增收的?节水、省力、省钱又如何实现?

  白脑包镇永胜村在2016年便实施了6000多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说起项目实施后的好处,村民难掩喜悦之情。

  “最初,地多、地好的农民都不愿意改造,怕重分以后土地面积减少。事实上,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不但没有减少,而且有了一定增加。”永胜村村民唐学忠说,“项目通过实施土地平整,重新规划农田档距,由过去的四五十米调整到现在的八九十米。拿我们家来说,以前的29亩地,通过改造重新划分就成了32亩,人均比原来还多了一亩多地。”

  “以前的水渠由于陈旧老化,渗水漏水严重,现在项目清淤疏通了渠沟、衬砌了渠道,能省不少水费。”村民韩荣业说。

  “改造完的土地都是集中连片的,土地流转的价格也比之前高。有好多合作社及企业到我们这里洽谈合作及土地承包的事情。”永胜村党支部书记齐海军说,“这都得益于高标准农田改造打通了水网、路网,吸引了不少承包商。”

  2017年永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后,高起点打造了“河套甜椒”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种植产量大、销路好、效益高的优良青椒品种。许多外地客商慕名前来收购,村民收入也随之增加。经过整治后的农田旧貌换新颜,田成方、树成林、渠相通、路相连,让当地农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土地整治后的巨变。

  为大力推进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临河区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发展农业、造福农民的民生工程来抓,2016年-2019年,共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5.88万亩,其中整治面积为22.65万亩,涉及白脑包、新华、八一等8个乡镇,重新规划农田档距,可新增耕地5%左右;改造灌排水设施,配套节水滴灌等重点工程,每万亩每年可节水56万立方米,节约水费5.6万元;改善了道路交通条件,方便农业机械田间作业;通过重新调整土地,实现了集中连片种植,降低了经营成本。

  “通过实施科技示范推广技术,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面源污染,实施磷石膏改良土壤和增施生物有机肥措施,改良盐碱地,提高了土地等级,增强了土壤肥力,提高了耕地质量。项目实施后每亩可增产10%以上。”临河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中心主任韩学平介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排水 耕地 土地平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