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分类施策巧部署 补齐短板“点子”多


分类施策巧部署 补齐短板“点子”多

——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扶贫产业发展势头猛
本报记者 刘久锋

  

  

  分类施策巧部署 补齐短板“点子”多

  

  紫云自治县500亩坝区春种忙(狄凯摄)

  统筹流转9.2万亩土地,种植、养殖产业全面布局到镇、到村、到点;15个500亩以上坝区高效农业快速启动,红芯薯、红辣椒、菜心、茄类拉开育苗大幕,林下菌、林下鸡产业蓬勃兴起……

  年初以来,作为脱贫攻坚国家挂牌督战县,地处麻山腹地的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的鼓点急、声洪亮,产业发展势头正猛。

  

  道路建设:千家万户农货出麻山

  “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昔日流行于贵州的顺口溜,如今在麻山腹地的贵州省紫云自治县却成为尘封的历史,新建成的农村公路犹如飞舞的彩带串起了紫云的村村寨寨,连接千家万户,成为群众发展产业的致富路。

  近年来,紫云县农民依托“村村通”水泥路硬化工程,运用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大力发展种养加工等富民产业,形成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特色产业链,以产业信息、交通优势带动“村村富”。

  在板当镇硐口村的蔬菜基地里,村民正在给白菜浇水,希望能够在年前上市卖出一个好的价钱,说起如今的变化,老百姓想都没有想过。

  “以前路不通的时候,打田机也进不来,这地方没路的话,种白菜出去卖要背很长时间,现在交通好了,轻轻松松搬上车,‘拉起’就走了,这个政策真得确实好。”硐口村蔬菜坝区管理人员阮家明说。

  “我们充分发挥‘钉钉子’‘啃骨头’精神,抢晴天、战雨天,日夜兼程,‘抢’通了462公里的路网全覆盖项目,还为各村修建了1070公里的通组路,真正地修建了老百姓的连心路、致富路、产业路。”紫云县副县长严宁说。

  “路通了以后就带动了产业,每天都有一百多人在这里上班,每天的工资80元,产业带动300多户贫困户。”紫云县板当镇硐口村村主任王建说。

  路通了,环境美了,在家门口捧起了“金饭碗”,让贫困户脱下了“穷帽子”。如今,“小康路”如毛细血管般蔓延到了紫云的每一个村镇,还延伸进寨子和村组,为农产品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各类村寨显现出从未有过的发展生机。

  

  异地移民搬迁:告别深山奔向幸福生活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将2.02万名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的群众搬迁到城镇附近的11个安置点进行集中安置。如何让搬迁群众在城镇“稳得住”“能致富”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必答题。

  紫云县发挥森林覆盖高、林地面积广的优势,把林下经济作为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困难群众增收的产业大力培育,既让搬迁群众增收,又有效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林下鸡、林下蜂、林下菌和中药材是紫云发展林下经济选定的重点产业。”紫云县县长黄浩洋介绍,该县林业资源丰富,当地群众有养蜂、养鸡、种菌和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不少群众都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为了形成规模效应,紫云县目前已累计整合各类资金1.74亿元用于发展林下经济项目,打造了一批示范点,发挥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截至目前,该县已通过“龙头企业+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的“场村联动”方式,统筹建设养蜂点130个、养蜂2万余群,建设完成2000余亩林下食用菌示范种植基地,发展林下鸡养殖50余万羽,逐步向“村村有林下产业、户户有林下增收”的目标迈进。

  林下经济的发展,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据浪风关林场林下经济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除常年雇佣管理人员150余人外,还招聘大量短时工人,目前发放给群众的劳务费已经超过了100万元,其中绝大部分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林场 白菜 蔬菜 蔬菜基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