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喀喇沁旗:织密疫情防控网 蔬菜生产不打烊
李富 马文基 本报记者 王田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是传统农业生产地区,曾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称号。今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喀喇沁旗在全力以赴防控疫情、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同时,立足实际,多措并举,坚持“一边抓防疫,一手稳生产”,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立春之后,气候回暖。喀喇沁旗王爷府镇在紧抓疫情防控的同时,坚持早筹备、早动手,抓住农时不误春耕。
上瓦房村是该镇主要的蔬菜产区,蔬菜生产也是该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月19日一大早,上瓦房村设施农业产业园区里陆续有村民到冷棚里劳作。村民在各自的大棚里忙碌着。
“我们村有些冷棚里种着快菜,随着农时的变化,已经到了浇水、除草的时候。村民们只要不是疫情监控对象,不串棚聚集,就可以到大棚里进行生产活动。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能让乡亲们耽误了农时。”上瓦房村党总支书记霍永强告诉记者,农时耽误不得。
村民左德青一早就到西大地冷棚里干活。他家的大棚是双层棚,棚里温度很高,菠菜苗已经有一寸多高,绿油油的,长势很好。
“种这一茬菠菜,就是为了倒茬。种完菠菜再栽柿子,西红柿长得好,不容易生病。”左德青对记者说,“再有一个月,就能卖菠菜了。今年菠菜长得好,收入肯定比去年多,第二茬栽西红柿的钱就有了,不用再从家里往外拿钱了。”
“随着疫情的蔓延,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群众对蔬菜正常供应也感到担忧。”喀喇沁旗锦山镇党委副书记郭亚军告诉记者,为消除农民的担忧,锦山镇在科学研判保供形势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蔬菜生产和储备,努力守好人民群众的“菜篮子。”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生活保障也必不可少。为提升村民防护意识,锦山镇在充分发挥村村响大喇叭宣传防疫知识的同时,各村纷纷自制宣传车,将便携式音响放置在电动三轮车上,在村内大街小巷巡回宣传。与此同时,为让群众吃上放心菜、平价菜,该镇又专门组织镇农科站与两个蔬菜种植大村田营子村和瓦房地村联系,深入咨询两村蔬菜大棚生长情况,及时提供技术指导。
“因为防疫需要,农业技术人员对种植户主要以线上技术指导为主。”郭亚军告诉记者,锦山镇技术员和种植户通过微信视频、语音通话等方式实施技术指导,有时还在大棚里进行现场直播交流、指导。
目前,锦山镇瓦房地村现有蔬菜大棚80多个,主要种植小番茄,预计亩产1万斤,再有20天左右即可成熟,能够有效满足全镇群众日常生活所需。
张艳春是喀喇沁旗南台子乡新什南协作扶贫联合党委设施农业产业联合党总支书记。他在组织各村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全力做好设施农业产业园区务农人员的摸排防控,抓防疫和保生产同步推动。
在张艳春的带领下,园区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把园区分成三个战区,组织党员群众逐一对300余个暖棚务农人员进行排查,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外村务工人员逐一进行登记,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对棚区7公里范围内的管理房、园区道路、垃圾池进行消杀,做到不留死角、不给病毒留机会。
“我们设施农业产业党总支主动作为,织密疫情防控网的同时,抓稳农业产业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力度,同时做好硬果番茄等农产品加工运输工作,做到‘专车专运’,不停留、不接触,确保‘菜篮子’的‘托底’保障。”张艳春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3-03/344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