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多位孤寡老人共同的儿子 蔡丽 本报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
鸡蛋要个大匀称的,一个一个挑选出来,仔细放好;母鸡要选最大最肥的,抓住绑好。1月17日一大早,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付营村老人肖瑞芳挎着筐、拎着鸡,来到双柳树镇久生敬老院。“儿子”回来了,这是准备给他好好补补身子的。
久生敬老院里热闹极了,几百名老人欢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笑容。和肖瑞芳一样,老人们都在翘首企盼他们共同的“儿子”今日归来。他们心念的“儿子”,就是中共潢川县委驻郑州流动党员工作委员会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工会兼职副主席黄久生。
“久生回来啦!”上午十点多,黄久生出现在院里,老人们激动地围了过去,拉手、问候、叙说别后重逢的激动,一时间,敬老院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过年啦,我给大家准备了些年货!”在院子东边,是5000多斤猪肉、3.5万多斤大米和700多套崭新的羽绒服。
“冷不冷,快穿上!”黄久生帮晏岗村的倪家荣老人穿上羽绒服,送上了猪肉和大米。
“暖,真暖!今天真高兴!”74岁的倪家荣红了眼圈,“20多年了,一年四季,天天想着俺们!”
从1996年起,连续24年,每到春节前夕,黄久生都会回到家乡,给全镇老人送置办年货、买好新衣,24年如一日坚持为全镇700位孤寡老人尽孝。
“久生,我没儿没女,也没有亲人。是你带我游南湾、坐轮船,2019年又带着我们去北京坐高铁、坐飞机,游天安门、逛故宫,让我这个没出过县城的孤老婆子圆了梦。你比我的亲儿子还亲。”肖瑞芳拉着黄久生的手,哽咽道,“你在外那么忙,还天天惦记着我们。游北京,你忙前忙后,就没有休息一会,我那时候就惦记着得给你抓只鸡补补。”
几番推拒,黄久生婉拒了老人的心意。
“我小时候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乡亲们给我送的每碗饭、做的每双布鞋,虽然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在心里,那时候我就在想,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他们。这些年来,我为家乡做的这些事还远远不够,和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黄久生的话朴实而真诚。
6岁那年,黄久生的母亲永远离开了黄久生兄妹三人,生活难以为继,父亲只好把2岁的弟弟送给别人,自己挑着修锅补盆的担子,常年在外奔波,让他与4岁的妹妹在家相依为命。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帮衬着他们长大。报恩的情怀从那时开始在黄久生的心中激荡。
17岁那年黄久生外出到建筑工地打工,在工友的帮助和自己努力自学下,取得了建筑专业大专文凭,完成了从小工、组长、班长、队长到项目经理的转变。出来打工第三年,他拿出自己赚来的第一笔3000元钱回去给乡亲买了衣服、鞋子,还买了香蕉、大枣等水果,拉了整整一车,全都送给了邻居,看着拿到礼物笑得合不拢嘴的乡亲们,他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从那以后黄久生每年都要回去看望村里的老人。从全村到全镇,从过年买礼物到捐建双柳树镇敬老院、赡养老人、承担他们生老病死的费用,他成了家乡“700多位孤寡老人共同的儿子”。
回馈家乡,黄久生是永不缺位的“主人”。他捐建希望小学、修桥修路、安装自来水……为家乡捐款达1000多万元。2016年起,他还在镇上设立助学金,每年向优秀学生颁奖,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并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先后资助近200名大学生完成学业。
“我作为一名农民工党员,要为家乡建设、乡亲们生活得更好,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黄久生坚定地说。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1-24/342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