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里的农民培训 本报记者 李丽颖
图为桃农在盐店庄村村委会参加培训。 齐文莉 摄
1月17日,正是我国传统节日“小年”,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然而,河南省原阳市桥北乡“盐店庄万亩桃园基地”的农户们却没忙着准备过年,而是小步跑往盐店庄村村委会,在这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专家为当地桃农带来了一份特别的过年“礼物”——“桃产业发展形势、品种选择与冬剪技术”培训会。
上午9:00不到,记者看到盐店庄村村委会培训教室里就挤满了从附近村镇赶来的桃农,座位不够,很多农民就在后排站着。桃专家崔国朝重点介绍了桃产业发展形势与品种,研究员牛良则重点介绍了现代桃园栽培管理。专家讲得生动实用,农民听得认真专注。“崔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么多桃子新品种,太有用了,有永不变软系列,还有红肉的、黄肉的、白肉的,还有蟠桃型的、迷你型的,真是开了眼,现在不同品种的桃子价格差价可大哩,我们桃园也要不断更新品种才行。”桃农关立川说。
在场桃农认真做笔记,学习氛围浓郁,12:00培训结束,很多农民还觉得意犹未尽,仍然围着桃专家不断提问。直到工作人员宣布下午还有一场冬季剪枝的现场培训示范,农民才陆续回家吃饭。
14:00,在“盐店庄万亩桃园基地”,吃过午饭的桃农又赶回来了,人数比上午还要多,这样实操性的培训更受农民欢迎。在一大片桃林里,崔国朝被桃农围在中间,他手中拿着剪子,手把手教桃农修枝。“冬季修剪的好坏对今年桃树的产量影响大。”崔国朝解释,冬修桃树重在技巧。“大家认真听、仔细看,掌握了要领,回去修剪自家的桃树就不会出错了。”他边做边说。
崔国朝认真讲解桃树冬剪的关键技巧,如何判断树势,树势强则轻剪,树势弱则重剪,结果枝如何选择,去粗留细、去直留平……现场桃农认真聆听和关注冬季剪枝的每一个细节。在村民朱世伟的桃园里,他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大家看,他家的桃树主要是枝条没有修剪好,该剪掉的密生枝、细弱枝、重叠枝、病虫枝没有剪掉。这些没有用的枝条,是要和结果枝争饭吃的,白白浪费了营养,容易造成结的果实偏少。”说完,只见他“咔嚓咔嚓”三下五除二就剪掉了多余的枝条,几分钟时间,一个层次分明的“Y”型桃树就出来了。
记者了解到,万亩桃园所在地盐店庄村因自古位于黄河渡口来往贩盐停留而得名,全村有7000亩滩涂地,土地贫瘠,贫穷落后,是远近闻名的“野滩”村。从2008年开始,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遗传育种团队的帮助下,盐店庄村开始了桃主干形栽培新模式,确立了高密度标准化示范基地,使得盐店庄一步一步从贫穷走向富裕,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桃树发了家,住上了洋房,过上了新生活。如今这里的6800余亩桃树有2000多亩已丰产,每年为该村创造2000多万元的经济收入,桃树真正成为了村民的幸福树、摇钱树。盐店庄村党支部书记关同民说,村里计划争取在5年内种植桃树面积达到1.2万余亩,全村年收入破亿元。
国家桃改良中心主任、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志强研究员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桃遗传育种团队不仅培育出了市场需要的优异品种,而且探索出了桃树的“高优省”栽培新模式,通过农民培训,不断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给更多农民,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科技助力。目前,盐店庄村的成功模式已推广到很多村镇。
“从今天的培训效果来看,农民非常欢迎。”王志强说,桃农在种植过程中,春夏秋冬都有技术需求。开春后,他们还要组织几次地头现场培训,让村民通过桃园科学管理就能获得高产优质增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1-20/342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