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发挥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在农村基层党建中的能量


发挥高校选派第一书记在农村基层党建中的能量 梁玉玺

  全国“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在这么庞大的“下乡”队伍中,有一群来自高校的干部教师,他们发挥高校之长,以“专研劲”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软实力”,引领着当地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助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发挥育人能量,更新党员思想观念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高校选派第一书记要以高校辅导员“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岗位职责,承担起农村百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他们的“政治领路人”。面对农村党员老龄化、流动化及文化水平偏低等现实情况,将“准则”“条例”等党的法规学习生活化和经常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育引导农村居民“富脑袋”,让“多学习不如多种地”等情绪转变成“多学习能够多丰收”的积极认识。与此同时,发挥高校辅导员所具备的谈心谈话与心理辅导特质,深入了解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心理动态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坐上“炕头”,真心关怀,把握其心灵的温度,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爱”的优良品格。要真真切切地将党员活动室的“一室多功能”作用发挥出来,成为农村居民的政策解答室、情感发泄室、矛盾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与村干部一道,用新的视野面对新的情况,实施新的方法。

  

  发挥组工能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高校选派到村的第一书记,既有管理干部,也有一线教师,要能够按照高校选聘组织员的条件和职责,进一步掌握党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带领村干部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以教师特有的“洞察力”和“较真儿”的精神,引导他们掌握党务工作细节,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下,忌“任期内”的短期目标和要求,规范组织工作程序,坚决不打折扣,不留后遗症。根据当地民情风俗一步一步增优减劣,以提升农村党组织的肌体细胞,为民主决策打牢坚实基础,有效改变投票“一边倒”的不良现象。在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上要立足当地实际,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从高校中拿来培训模式大刀阔斧地用在农村党员身上,要区别对待后备干部党员、流动党员、老龄党员、致富党员,分类指导,增强党性修养,站在农村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分析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借鉴大学生课程学习的学分制,对农村党员的理论学习进行学分管理,将之与其认为的“好事”挂钩,不断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唤醒农村党员身份意识与责任担当。

  

  发挥文化能量,激发党组织生机活力

  如今,农村居民的娱乐生活多样,文艺作品赏析渠道丰富。高校选派第一书记要搭起高校与乡村之间的桥梁,将民族文化类、表演艺术类、公共服务类等专业引进到村,与农村党建质量提升进行创新性融合。立足本土文化创作优秀文艺作品,以文化人,通过有品位、有格调、贴地气的文艺作品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把大家再创美好生活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让沉静的乡村文化“活”起来,将党的声音寓于桥头的棋牌比赛中、广场的秧歌舞蹈中、古树下的理论宣讲中、地头里的技术普及中……提高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艺术性和深入度,围绕党的生日、国庆节、建军节、扶贫日等节日和纪念日开展更多群众性主题活动,运用各类文化形式启迪大家的心智、获取更大的动力。

  高校选派驻村的第一书记面临着“高视野”与“接地气”之间的工作冲突,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输入智力之血,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奋力开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引领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系沈阳师范大学选派驻村第一书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