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化肥可以“喂肥”耕地


过去,化肥行业唯一的使命就是保障中国人吃饱穿暖。而现在,化肥不仅要成为粮食的“粮食”,还要成为土壤的“粮食”,施肥目标有了重大变化。

这个转折点大约发生在2013年。本次调研组成员之一、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对此有过一段精准的表述。他说,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末,最大的问题是粮食安全,植物营养与肥料主要围绕作物增产进行研究。2013年以后,施肥目标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保证粮食安全转变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双重目标。近年来,人们对后者的重视程度逐渐大于前者,这就要求行业必须从植物营养代谢、营养物质循环、营养诊断、施肥模型、施肥技术及肥料工艺等多方面入手,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肥料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土壤的呼唤

中国是农业生产资源较匮乏的国家之一,在有限的耕地和水资源基础上,养活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农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曾说过一组数字:中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生产出占世界26%的农产品,供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耕地复种指数非常之高。在过去很长时间里,面对持续增产的压力,耕地休养生息和农田生态环境恢复被迫让位于粮食生产的需要,这是造成土壤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70%的耕地是中低产田,耕地退化面积占比四成以上,主要表现在南方耕地土壤酸化和重金属污染、北方耕地土壤盐碱化。此外,与30年前相比,尽管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有所增加,但与欧洲同类土壤相比,有机质仍然偏低,棕壤平均低1.5%~2.0%,褐土低1.0%,黑钙土低5.0%左右。

万物土中生,土壤是农业之基。当中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回过头来解决土壤环境问题,便成为必须。

近些年,国家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绝大多数都与土壤修复休戚相关。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新战略,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同年,农业部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2016年,国家发布了“土十条”;2017年,农业部发布了《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

健康的土壤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解决低端农产品过剩和高端消费需求之间的错配问题。显然,要提供优质农产品,良好的土壤环境是重中之重。

正如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所说,化肥供给侧改革首先服务、服从于农业供给侧改革,总体上说,是服务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服务于保护和修复我们的耕地。

化肥“喂瘦”耕地?

曾经有一则广为流传的报道,认为化肥“喂瘦”了耕地。化肥究竟是不是“元凶”?高祥照曾解释,以土壤酸化为例,很多人认定系化肥造成,其实并不科学。农业生产导致的土壤酸化,根本上是由农作物根系分泌物引起,如果非要“归罪”于化肥,也只能说是因为化肥加快了农作物生长、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从而产生了更多的根际分泌物。在解决温饱之前,我们不能牺牲产量而大幅减少乃至杜绝使用化肥。

当然,尽管化肥本身无害,但不合理的施肥方式确实引发了环境负面效应。最突出的便是化肥利用率过低。施肥量过大,确给土壤和环境增加了负担,出现土壤养分失衡、板结、基础地力低下等问题,同时也造成资源、能源浪费。

据农业部信息显示,中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每亩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在大田粮食作物上,氮肥利用率是35%,低于发达国家60%的利用率水平;磷肥当季利用率24%,比发达国家低10%。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剑秋博士在参加调研时说,中国每年约浪费化肥4000万吨,折合人民币约500亿元,不仅浪费,也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耕地 施肥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