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这地,究竟该咋种?纪家父子的四次较量


纪士中,64岁,铁岭县纪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纪明,36岁,纪士中的独子。
  “其实我这个名头是虚的,真正挑头创办合作社,并把它发展壮大的,是我们家这小子。”纪士中笑着说。这个位于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西贝河村的合作社,总资产已达1900万元,入股社员102人,入股资金264.5万元。
  当初,儿子却是被父亲硬生生叫回来种地的。从回来的那天起,父子俩可没少吵架。
  第一次较量——
  要温饱还是要创业

  “上世纪90年代,老纪家在俺们村里也是有点实力的。”村民王友良这么评价纪士中。
  从1993年开始,老纪就开始做粮食烘干的买卖,“虽然挣钱不多,但是温饱肯定没问题。”
  家里种地、做买卖都需要人。2000年,正在读书的纪明被父亲拉了回来。
  打那起,父子俩一起早出晚归、走街串巷、收粮食做烘干。
  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资格,农民有了“结社”的自由和权利。纪明从电视上看到隔壁的张庄创办农业合作社的消息,坐不住了,“人家能干,咱们为啥不能干?”
  当他把想法告诉父亲时,却遭到当头一棒。“搞合作社得投多少钱,村民要是入股,经营不好,你拿啥还人家。”上世纪80年代,老纪曾在村里组织过一个建筑队,可到了年底,开发商溜之大吉,没拿到工资的村民一直在他家坐到大年三十——这段回忆,老纪心有余悸。
  纪明没有放弃,第二天他谎称身体不舒服,趁着父亲出门,他摸起自行车就往张庄骑去,弄清了创办合作社的所有程序。
  “办合作社至少要有5个人,我就把几个同学拉了进来,”然而同学们仍有顾虑,小纪就私下承诺:“挣了一起分,赔了一人担。”
  接连几天,纪明都抱病在家。老纪起疑了,“这小子老不跟我出门,看着也不像生病的样子,肯定有猫腻。”
  一天中午,老纪提前回了家,一进家门就看到儿子和同学正在商讨合作社的事情,老纪立马火了,一把掀翻了桌子:“就凭你们几个臭小子还想挣大钱?”
  纪明觉得,国家都有政策了,自己的路子是对的。“我们只好到同学家去开会,然而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纪明回忆道,当初跑了农信社,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后,还差5万多块。
  东拼西凑后,铁岭纪泰米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这本来是个高兴的事,可老纪知道后,硬是半年没跟儿子说一句话。
  第二次较量——
  用人力还是用机械

  嘴虽硬,可老纪还是心疼儿子的。“这小子整了500多亩地,不给他帮忙,不知道要忙到啥时候。”
  可想帮忙的老纪,也只能干着急。眼瞅着到了春播的时候,纪明没有一丁点动静。
  老纪急坏了,他赶忙跑到镇里,准备找几十个人来帮儿子种地。等他联系好了人,回家一看,儿子这边的拖拉机、插秧机已经到了位。
  老纪气不打一处来:“种了一辈子水稻,咱都是人工插秧,你买这些机器要花好多万,还要加油,花的钱都不是小数目。你这找银行借的钱,担着大家伙的信任,万一还不上咋办?”
  纪明不解释,只顾捣鼓机器。
  过了两天,老纪到了水田地里一看,200亩水稻已经种完了,且间距均匀,深度合适,老纪心里有点佩服。“以前,为了种完家里的20亩责任田,我得4点钟起来,带点饭出门,一干就是两个多月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水稻 粮食 土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