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种粮大户干不下去竟是因为这些原因!


  近年来,各地为破解“谁来种地”难题、保障粮食生产稳定,积极引导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发展粮食规模经营。但近日一些地方却不断曝出种粮大户亏损乃至“毁约弃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看待种粮大户“毁约弃耕”?农业规模经营之路怎么走?政府应该如何引导?

  种粮大户面临多重压力

  “这两年,我因粮价过低赔了1600万元,去年就干不下去了。”新年刚过,流转8000多亩土地种粮的鲁北人老闫就“撂挑子”不干了。山东菏泽、济宁等地不少种粮大户也反映,这两年玉米价格下跌幅度太大了,每公斤比2014年便宜七八毛钱,按亩产600公斤计算,每亩少收入四五百元。

  “国际粮食进口多,而且质优价廉,受国际粮价的冲击,国内粮价这两年下降,而且去年自然灾害频繁,”流转了16000亩土地、有着“河南粮王”之称的息县农民柳学友表示,他认识的70%的种粮大户去年都效益不好,不少种粮大户选择另谋生路。

  不仅是玉米小麦产区,南方水稻产区一些大户也面临粮价下降之忧。江西丰城市小港镇种粮能手张俊杰经营1900多亩水田,去年纯收入下降了近三成,少了15万元左右。

  与粮食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种粮成本特别是土地流转价格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三农”环境不断向好,社会资本加速涌入农村“包地”,推高了土地租金,一些种粮大户坦言“如果给不起价格,根本包不到地”。

  湖北随县农民钱胜,2014年返乡创办祥瑞农业种植合作社,共流转土地3800亩,没想到去年亏损160多万元,让他打起了退堂鼓:“2016年水稻和小麦每亩投入成本2153元,收入1727元,亩平净亏426元。租金是最大的成本,每年每亩租金为625斤稻谷,折算现金为800元,每年仅此一项支出304万元。”

  一些种粮大户还反映,当前规模化种粮还存在贷款难、保险赔付标准低、社会化服务不配套、经营权不稳定等难题。

  规模经营的关键在于适度

  专家分析,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的双重挤压,种田大户效益下降甚至亏损,与农业发展的客观形势密不可分,但也有摊子铺得过大、经营管理能力跟不上等主观原因,反映出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规模经营存在盲目冒进的问题。

  规模经营产生规模效益,扩大经营规模是实现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但专家指出,规模经营要“适度”,并不是越大越好。

  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表示,中央一号文件讲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符合中国国情。种植大宗农作物,利润不高,经营规模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带来效益下降。他走访过一些种粮大户,了解到,在当前情况下,一个家庭两个劳动力,种田规模三四百亩为最佳。这种规模能做到精耕细作,提高产量。种田有些环节必须靠人力来完成,如果种田规模太大,就得请工。现在农村人力成本高,且农业生产劳动效果难以检测,如果靠请工种田,成本增高而产量有可能下降。

  山东章丘市绣惠镇太平村种粮大户张保华对此深有体会。他2000年开始流转土地,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达到670亩,不过2015年他主动将经营面积缩减到182亩。“以前地没那么多的时候,我一个人就能看过来,管理很及时,后来到了670亩,根本顾不过来,需要雇佣很多劳动力,如果没有补贴,赚不了多少钱。”张保华说,“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到了一定规模,产量就达到了‘极限度’。种的土地是少了,但单产提高了,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

  从数百亩到几千亩,甚至上万亩,对经营者能力、资金、装备水平提出完全不同的高要求,跟不上变化,亏损不可避免。“一个或几个家庭合作,就可以种几百亩。而经营几千亩,意味着经营者需要实现从‘个体户’到‘公司管理者’身份的转换。 ”安徽省农委种植业局副局长黄秋云认为,并不是每个种粮大户都能够顺利转型。

  引导规模经营健康发展需综合施策

  无论如何,种植大户“毁约弃耕”,受损失的不仅是自身,还影响农民收益、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专家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流转管理和服务。对欲流转土地进行粮食规模经营的主体,要考察其经营能力、经济实力和信用水平,防止其经营规模与实力能力不匹配,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带来风险;对流转价格加强指导,防止土地流转价格与市场粮食价格脱节;对流转纠纷加强调处,维护好农民权益和农村稳定。此外,还要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防止因经营严重亏损给承包农户带来损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粮食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