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冯丹藜(左)接受本报采访
□本报记者王军
“土地污染比空气污染、水污染后果更为严重,因为土地污染修复需要更长时间,甚至可能是几代人的时间。”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青年出版社董事长、光彩明天儿童眼科医疗集团董事长冯丹藜日前接受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她说,农村环境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村土地污染问题,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户籍人口占人口总数的2/3,一旦农村土地受到大面积污染,不仅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害,对社会稳定也是一大隐患。
冯丹藜表示,政府和民众要树立“生态立村”的理念,提高日常监管意识。从国家层面来说,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监测设备的投入,提高土地污染检测水平,形成全方位立体监管体系。她认为,近几年,中国农产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种植成本偏高和优质农产品偏少,导致农民种地不赚钱;另一方面是国际农产品进口的冲击却越来越大,无形间增加了国内农
产品的有效供给。果贱伤农在各地不时上演。有资料显示:2016年国内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的贸易逆差达到385亿美元。大家可以看出,从入世以后,中国农业、农村确实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但是大把的钱却让外商赚走了。
大家都在讲农产品卖不出去,供大于求。农产品是多了,但又不是绝对的多,优质农产品还远远不够多,仅港澳地区每年需要从内地调进大量的肉、蛋、果蔬,但往往是因为肉质差或农残超标,直接影响产品销售和百姓消费。香港居民不得不去花钱买欧美进口农产品,就是因为进口产品质量过硬。不少大陆居民到香港来买奶粉、抢奶粉,从境外往国内带农产品等等,这样的报道很多。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尤其是蔬菜、水果的蛋白质、钙、铁、维生素B2、维生素含量平均减少5%~40%不等。这恐怕也是导致国内农产品卖不上价的原因之一。据媒体报道,去年陕西、山西的优级品红富士苹果滞销严重,黑龙江的苞米一元钱三斤等等。有的苹果个头特别大,外观特好看,但吃起来没风味,不能长时贮藏运输。有产量没品质,这就是中国农产品的现状。
两会代表都在呼吁耕地保护与土壤修护,说明耕地质量已经成为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关键!资料显示,中国耕地的施肥水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多,是美国的414%、以色列的280%、德国的250%、日本的160%、韩国的139%。冯丹藜表示,化学肥料中营养元素的失衡与农户不合理的使用,使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带来了耕层变薄、有机质含量偏低、酸化凸显、重金属污染加重等危害,直接影响到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现在,大家都在讲油不香、瓜不甜,菜没味,因为现代果蔬营养被稀释了。怎么办?质不够,量来补。可是,吃更多的果蔬,对现代人是不现实的,人们期望吃到更营养、更有风味的水果和蔬菜。
提高农产品品质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为其施入更营养、更有效的全营养肥料。针对目前果菜茶种植区施肥量较高、有机质偏低的状况,今年农业部首度在果菜茶种植上启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工作,并配套相应的方案与措施,以增加这些种植区域土壤有机质,提升果菜茶品质。冯丹藜表示,化肥“减施增效”是推进化肥零增长的有效手段,将来化肥要实现负增长,尤其是对无机化学肥料的用量要缩减。
关注生态,崇尚环保,让祖国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是冯丹藜的追求,也是她作为政协委员的心声。未来,肥料产品结构的调整、种植结构的优化都要向精准农业转变,目标只有一个:既要保证粮食丰产,还要保证农产品品质。农业的发展是对环境、资源的高效地利用。
冯丹藜强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直面回应群众关切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通过供给侧改革补农业与农产品中的“短板”。土壤是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安全、高效、生态农业必须从“吃”“喝”二字着手。工业化发展对土地和水质的产生污染,进而影响到粮食、瓜果、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和先进的理念,还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一片洁净空间,还果蔬的原滋原味。这是企业家的担当,也是使命。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7-03-17/264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