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入交流,王集村青年村民杨文亮也对记者说出了自己对农村网购的看法:“农村网购要发展还需要一段时间,一是多数农民年龄偏大,操作电脑不方便;二是,农民对网络的认知要转变,尤其是农资产品,提供者要敢于在网上卖,需求者要敢于从网上买;三是假货追责问题,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不等同于衣物,资金大,检验周期长,只有用了才知道是否管用,所以老百姓喜欢从熟人手里买东西,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谁也不好意思卖假货给你。”
上述情况在当地不在少数。所以说,农村消费主体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作为尚未被完全开发的电商半荒地,农村市场虽然被赋予了太多的期望,但要想真正深入到农村市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河南封丘:农民搭上互联网“快车”
一条微信消息,销售2500斤面粉。这个春节,谢洪超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威力。
今年春节,在外地经营面粉生意的谢洪超,回到了河南省封丘县的老家过年。因为原料全部采用优质小麦,他的生意向来很好。不过,令他诧异的是,春节期间,他的一些老客户给他发来微信,表示要预订他的面粉,并催促年后赶紧发货。
“后来我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谢洪超告诉记者,“老客户用我家的面粉做成了馒头招待外地的朋友,结果人家‘一见钟情’,非要买一些我的面粉。”颇具商业头脑的谢洪超发现了商机,当即就在朋友圈做了一次推销活动。“凡是通过微信购买我的面粉,我都给予一定的优惠。”谢洪超说。结果,不到三天时间,他已经预售出2500斤面粉。
“真没想到朋友圈的威力有这么大。来年,我要申请一个网店。在做实业的情况下,搞搞微商,争取多条腿走路嘛。”他兴奋地说。
而孟乔已经走在了谢洪超的前面。他在封丘县黄河滩区办了一个养猪场。今年猪肉市场行情走好,他一点也不为销路发愁。临近年关,他开着拖拉机,载上猪肉,赶集叫卖。记者发现,孟乔在猪肉上面都印上了微信二维码,赠送的手提袋也是自己专门制作的,上面印有自家猪场的信息。“扫描这个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猪场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会在这里面不定期更新猪场的动态和市场信息。大家也可以通过这个入口进入我们的微店,购买我们的产品。”据他介绍,2015年,通过微信这个平台,他的销量至少增加了一成。
记者走访发现,互联网正在悄然融入到当地农村的生活当中。抢红包、微信拜年、网上购物等早已被村民熟悉掌握。同时,当地的农村电子商务方兴未艾。公开资料显示,封丘县在2015年被商务部确定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并围绕 “互联网+”产业,积极搭建以“地方特色馆+县级运营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站点+各种便民、利民服务”为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该项目主要包括封丘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乡村服务站点、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电商人才培训中心等。2015年7月,该县投资5亿元,建设占地100亩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利用现有的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升级改造成为封丘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目前,该县电商产业园各功能区域建设已全面启动,哈哈农庄、云书网县级运营中心以及总投资 5000万元的生命果有限公司电商运营中心已建成并相继投入使用。电商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完成年销售额3.6亿元,发展乡村电商服务站点400个,培训相关从业人员1万人以上,形成保障体系更加健全、配套服务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更加集聚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格局。
北京平谷:农民眼中的农村电商
除夕辞旧别样过,鞭炮声中话丰年。春节间隙,茶余饭后,老乡们聚在一起除了相互祝福,更多的则是在一起相互学习,讨教如何将自己来年的一亩三分地经营好,如何增产增收。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许家务村是记者的出生地,是梦开始的地方。与大家所熟悉的农业大省不同,平谷区主要以种植桃树为主,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平谷区的桃子口感好、产量高,远销世界各地,大桃名副其实地成为平谷区最为形象的“代言人”。
出生在“大桃之乡”的我,虽然没能亲自感受到过耕作收获的乐趣,但我的爷爷可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每每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一亩三分地桃子挂满枝头时,都会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并亲切称它为“摇钱树”。是呀,每一位农民都怀揣着梦想,树上结的每个桃子都发着光,都孕育着希望。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2-22/21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