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会场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沈建国讲话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唐忠致辞
本报讯(记者 王军)“农业步入4.0时代,中国农资如何应对农业4.0提出的挑战?需要突破哪些瓶颈?农资的研发与生产如何与发展生态农业相适应?”9月18日,以 “农业4.0时代农资研发与生产、农业污染治理与农资企业对策、互联网+农资、农资电商的瓶颈与困惑”等话题为研讨内容的“农业4.0时代中国农资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专家表示,当前,中国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研发、生产与使用正处在一个十分紧要的关口,如果没有先进的理念、先进的要素来助力和改造,中国农资要与农业4.0相匹配,将面临重大的挑战。
何为农业4.0时代?长期从事农业信息化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李道亮表示,农业4.0是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和手段的一种现代农业形态,是智能农业,是继传统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自动化)农业之后进步到,更高阶段的产物。从1.0的体力和蓄力劳动农业到2.0的机械化农业,再到3.0的信息化(自动化)农业,最后达到现代农业的最高阶段4.0。
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
华南农大资环学院植物营养系主任樊小林
国务院参事、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表示,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生态种植,就要求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的研发、生产与使用是高效、安全、环保。然而,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一连增”,但环境和土壤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为此,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化肥、农药实现“零增长”,实现这个目标,只有通过肥料产品、施肥技术与农化服务的创新,加大对施肥技术指导,在保障粮食安全、减低环境风险的情况下,实现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华南农大资环学院植物营养系主任樊小林强调,实现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目标,那么,肥料创新的着力点应放在对新型肥料的研发上。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
那么,如何通过提高肥料利用率来提升农作物的品质?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方言表示,一是削减农用化学品用量。即通过提高肥料、农药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的使用量。二是综合治理农田土壤的污染,还原良好的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土壤自净能力,通过提升地力指标来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
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表示,中国过去50多年的大机械化、规模化、化肥化农业发展模式并不成功,化肥产能极速膨胀带来是农业面源的污染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农业,回归生态化势在必行。他强调,中国农业的发展正处于拐点,与之相应的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需要从产业结构上进行调整。我们说肥料产能过剩,根源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一是产业链破碎。从产品的研发、批发、终端销售、产品的加工制造、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部门处于分割。二是肥料产业体系不发达,发育不完善。三是产业链政策缺位。四是耕地的超强度利用导致耕地质量退化。我们常说的东北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从4%以上降到2%以下了,还有土壤酸化、盐渍化等等,想恢复起来,不是说一句话就能办到的。中国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在这样的条件下搞不了大规模机械化,怎么办?那就恢复到生态化,即发展生态农业。农业是一个综合性要素非常强的产业,如果没有综合性的种植解决方案,未必会有高投入能产生高效益和高回报。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9-21/210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