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6月,河南邮政农资分销配送实现业务收入5631.8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66%。2006年,河南省分销配送完成销售总额5.01亿元,其中,农资业务销售额占68.4%。实现业务收入6064万元,实现收支差额1402万元,收差率23.12%。被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评为全国邮政农村物流业务发展一等奖。
8年来,河南邮政涉足农资配送这块全新的领域,走过了一段曲折但充满希望的道路。竞争对手的阻挠曾使河南邮政的农资配送业务举步维艰,但再多的困难也挡不住他们发展的决心,他们迎难而上,破解了一个个难题,最终在河南农资市场异军突起。
由最初单纯的寻找新的业务空间,到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任务,肩负起服务“三农”的政治使命,河南邮政将农村面貌的改变和农民富裕的过程,变为分销配送业务壮大的过程,变为赢得农民的信任、各级政府的赞誉和大力支持的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河南邮政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给予邮政服务“三农”工作高度评价:“河南省邮政系统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务人民群众,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做了大量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集团公司刘安东同志对河南邮政给予很高的评价。张亚非副总经理称赞河南邮政:“领导班子对发展这项业务的重要性认识很明确,他们不仅在分销业务的体制机制建设上积极探索,而且,还在科学规范管理,有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点、热点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
逆境成长
1999年,因邮电分营而元气大伤的河南邮政,没有徘徊等待,而是吹响了向新的业务领域进军的号角,立足农业大省的省情,他们很快就把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农村市场。1999年8月,在全国邮政系统率先开办了农作物种子邮寄业务,在种子部门和农民之间开辟的这条“绿色通道”,为河南邮政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良种邮寄新业务的开办受到了备受假种子坑害的农民的欢迎,也得到了农业专家的肯定,河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刘保成高度评价:“邮政配送种子是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新贡献,是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它加快了良种推广、普及的速度,降低了成本,减轻了农民负担。”
被农民朋友和农业专家看好的种子配送,却遭到了地方县级种子部门的强烈抵制和干扰,业务开办仅两个月,南阳、驻马店、洛阳、平顶山等地县级种子部门,联合当地公安、工商等部门扣押装有种子的邮袋。南阳市社旗县局邮车在本局院内遭种子公司职工及家属围攻3天3夜,种子公司人员强行将种子邮件抢走。一些县局迫于巨大压力,只好停止开办这一业务。
困难面前,河南省局党组一方面要求各级邮政部门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业务的发展,一方面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1999年10月28日,河南省副省长张洪华在河南主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从讲政治的高度搞好良种邮寄》,要求各级政府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支持种子邮寄业务。河南省邮政局、河南省科协组织省农业厅、省农科院、省种子公司等单位的20多位专家召开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良种邮寄是一件科技兴农、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省领导和专家的观点经媒体刊发后,为种子配送业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2000年,《种子法》出台,取消地方保护,放开种子市场,为河南邮政发展种子配送送来了及时雨。
根据全国著名育种专家范濂等的建议,从2000年开始,河南邮政聘请农技人员,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免费指导,“种子搭邮车,科技进万家”,受到了全省广大农民的欢迎。2001年年初,河南省局下发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召开全省业务研讨会,总结经验教训。当年2月16日,河南省局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了种子邮购市场部。随后,根据农村的市场需求,河南邮政逐渐叠加了农肥、农药及日常生活用品的配送,分销配送业务渐具规模。
专业做强
作为农业大省,农村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没有专业的组织研究市场、专职的队伍开发市场,就难以在这块市场站稳脚跟。市场竞争时不我待,2002年,时任河南省局局长的杨海福率先提出在分销配送专业实施专业化经营。
省物流局成为经营发展的龙头,市物流局接受省物流局和属地市局的双重领导,经营管理全市业务,县局物流营业部成为市场的最前沿部队。河南省局改革和完善经营机制,对省物流局和市局同时下达业务收入和收支差额计划,对省物流局和市局共同考核,市、县局实现的业务收入和收支差额归市、县局,条块结合,充分调动市、县局发展的积极性。而对省、市、县分销配送专业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出台不同的考核奖励制度,则极大地调动了专业本身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07-7-11/20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