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假农资坑农屡禁不止问题分析


              目前农民增收仍以种植业为主,农药、种子、农用工具、化肥等农业物资出现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据海南省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每年检查人员出动人次以千计,查缴假冒伪劣农资数以千吨,为农民挽回损失数十万元。但是,年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治理,年年仍有假劣农资坑农伤农事件发生。

  ――假冒伪劣农资令人忧

  据海南省植保站站长蔡德江介绍,去年在全省范围内抽查标签品种496个,合格标签品种204个,仅占41.13%;严重不合格标签品种77个,占15.53%;假冒、伪造、无农药登记证标签品种51个,占10.28%,比前年上升约9个百分点;其他不合格标签品种164个,占33.06%。

  ――肥料市场混乱

  海南省土肥站站长吴琼泽说,上千个肥料品牌逐鹿海南,其中很多存在有效含量不足等问题。今年2月15日至3月10日,省质监部门在省内5家生产企业和21家经销企业抽检化肥样本53个,省质检所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明示标准,对所抽查样本进行了检验,合格41个,合格率75.5%。13个不合格样本的不合格项共19个。省质监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化肥存在有机质含量严重偏低的现象,有的甚至低于标准要求的30%。 

  假冒伪劣化肥、农药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增加了农民负担,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海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有关人士介绍,在常规情况下,人们很难对假劣农资加以辨别,一旦误用,不仅浪费了农民的钱财、精力,还使庄稼受到假农药中有毒物质的伤害,更误了农时,造成了污染。

  ――企业造假为着丰厚利润

  海南日樱肥料有限公司郭庆军认为,假农资泛滥主要是利益驱动。她说,现在从事农资经营的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玩一票就走人”的投机心理。以复混肥的碳含量为例,每少一个有效单位,每生产一吨的假化肥可节约成本40元。有的人办个小厂,一年能赚几十万元,然后换个地方,再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再骗一把。 

  海南省土肥站负责人说,现在完全造假的化肥少,但减少有效含量的则非常普遍,没有按照外包装所宣传的有效含量生产的化肥,比例约占30%-40%。丰厚的利润使得不法分子铤而走险。据知情人士介绍,如果将每包化肥总养分的含量降低一半,就可使总成本下降一半以上。因此,农资经营中的违法行为也是花样百出,防不胜防。如大量伪劣化肥有意误导农民,只标英文,不写中文,或把大量、中量和微量元素全部加起来作为总养分,欺骗消费者。还有的标称“名牌”、国外制造等,却都是手工作坊自行生产包装而成。 

  由于生产成本相对低,很多生产假冒伪劣农资的厂家采取可以欠账等手法,“让利”给经销户,吸引贪图便宜的农民上当。据海口市、万宁市的一些农民反映,他们选择购买农资时,的确是以价格为重要选择因素。 

  ――农民缺乏防卫知识令造假者有机可乘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农药的外包装箱应采用带防潮层的瓦楞纸板,外包装容器要有标签,在标签上标明品名、类别、规格、毛重、净重、生产日期、批号、储运指示标志、毒性标志、生产厂名,在最下方还应用一条与底边平行的颜色标志条,标明农药的类别,但多数农民连这些常识也不懂得识别。记者在海口市灵山镇采访时了解到,农民非常渴望学到鉴别假农资的知识,海南日樱肥料有限公司近日在该镇搞了宣传,宣传资料在不到1小时内已发放1000多份,还有许多农民围在台前索要。公司郭总经理告诉记者:“今天这个活动为农民做了一件好事,宣传合格肥料,打击假冒伪劣坑农害农肥料。”但是,现在造假者的手法越来越高明,有时连专业人士也难以分辨,一般的农民更难当场辨别真假优劣,开始使用时又不能很快察觉,等到收获时发现为时已晚。农民识假防假意识弱、能力低,使农资造假分子大有空子可钻。 

  ――司法救济苍白无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品种 种子 识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