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影响农资价格的因素简析


1、农资价格上涨的因素

  引起农资价格上涨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量增加、上游原材料涨价、生产成本增加、销售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归纳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拉动型两类。

  从2004年开始,由于粮食收购价格的上涨,农业出现一波恢复性上涨潮,2005年仍处于这一上涨期间,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并且2005年地区间作物受灾现象相对严重,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使用量增加,购销旺盛,无形中拉动了农资价格的上涨。

  成本拉动是农资上涨的最主要因素。煤、电、油、运支出的增加是相关生产资料成本上涨的原因。产能不足,地区分配不均,国内市场石油的进口依赖逐渐加大,同时,高能耗行业加重了国内市场石油、煤炭等资源的供应负担,物以稀为贵,虽然在政府调控下哄抢运煤船的现象不再发生,但价格却一直居高不下。全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中,12月份无烟煤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了22.5元/吨,天然原油的出厂价格也呈一路狂飙的势头,1月份原油出厂价为2137元/吨,到了5月份达到3414元/吨,12月份为3225元/吨,比年初上涨幅度超过了50%。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最终通过传导效应反映在了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生产成本上,成本的增加拉动了价格的上涨。

  农资价格的上涨主要表现在环比价格的上涨。与年初1月份相比,年底江苏省农资价格上涨了0.3%,化肥上涨了1.2%,农药上涨了1.5%。其中磷肥上涨了8.2%,钾肥上涨了13.3%。

  2、农资涨幅回落的因素分析

  农资价格仍在上涨,但值得欣慰的是,上涨幅度已逐渐回落,到2005年12月份,绝对价格水平已略回落到上年底的水平,化肥、农药、种子的涨幅从全年来看也呈逐渐回落的趋势。

  宏观调控的影响直接拉低了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价格,对农资涨幅回落的作用显而易见,限制出口增加库存、地区间存量调配、对生产企业进行补贴降低成本、免征税收提高生产积极性、打击不法商贩清理整顿市场等等措施,均直接或间接的平抑了农资价格的上涨。

  促使涨幅回落的另一潜在因素是翘尾影响的消失。2004年,江苏省农资价格飞速上涨,到了2004年12月份,已比2003年同月上涨了13.7%,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基期数增大,在价格上涨相同数量的情况下,其涨幅必然有所回落。

  从2004年1月到2004年10月,农资价格处于急速上升期,经过冬天的淡季后,2005年2月起再次出现涨价潮,四季度又再现淡季,两个淡季所不同的是,2004年冬淡季的价格保持不降,而2005年冬淡季出现了3.2%的回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资价格 化肥 粮食 种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