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山东德农农资超市偃旗息鼓 "中国农村沃尔玛"梦灭


  2003年,中央3号文件出台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资市场。在此背景下,2003年4月,德隆国际、北京德农农资和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出资组建山东德农农资超市,三者股权比例分别为72.67%、26.67%和0.66%,法定代表人为袁志斌。

  袁志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设想,计划当年在山东全省实现超过630家店铺的营业,到2006年在全国10个农业大省建立各级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完成战略布局,最终德农将在全国布下8000家以上的连锁店铺,实现200亿元的年销售额。其庞大的规划一度引起了供销系统的紧张。2003年5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此事专门批示:“德农农资超市公司进军农资市场,对供销社系统是一个挑战。真挚地希望各级供销社通过‘四项改造’,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德隆方面的数据是,为发展农资超市,共投资了2亿多元。尽管德隆曾对这家农资流通企业寄予很大希望,但正在成长的德农农资无法为德隆提供正向的现金流。按德隆原来的设想,农资超市最早要在两年后盈利。2003年当年,德农农资亏损1996.8万元。

  2004年4月27日,陷身于危机之中的德隆国际将德农农资抵给了ST重实,作价1.36亿元。至此开始身不由己,一直处于股权质押的状态之中。

  2个月后,德农农资试图开始自救。此时的袁志斌一边忙于和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沟通,一边与国外一些投资基金接触,商谈注资之事。多家国际知名公司,如香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荷兰的一家信托基金、法国的农业协会,都表示过收购的意向,但最终不了了之。同时,德农农资将一些直营店转为加盟店,最后只保留少数自营店,以回收资金,减少投入。但自救行动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此间,记者多次联系袁志斌,他表示“没什么可说的”。

  进入德农农资超市办公区,两边墙壁上挂着的连锁店铺进展图示依然醒目,代表着德农农资店铺的“红旗”已插遍了山东省。谁会料到,如同庞大的德隆系倏忽坍塌一样,弹指间,德农的农村流通帝国梦想已灰飞烟灭。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处理 种子 土地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