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山东德农农资超市偃旗息鼓 "中国农村沃尔玛"梦灭

网友投稿  2005-09-17  互联网

一年前,拥有500多家连锁店铺的山东德农农资超市(以下称德农农资),是山东乃至全国当之无愧的农村零售业标杆性企业,如今它却偃旗息鼓,戛然而止。昔日“做中国农村沃尔玛”的豪言已被母公司的“德隆事件”冲得七零八落。

  9月13日,记者赶到位于济南和平路18号的银座燕山写字楼,发现德农农资超市的办公区空空荡荡。一位留守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员工都已解散,只留下少数人在做一些善后事宜。

  德农农资回天乏力

  13日,记者偶然看到了一份北京联科种业投资公司的通讯录,山东德农农资总经理袁志斌目前已在此公司担任总经理。

  记者得知,此公司成立时间不久,今年3月份,北京市工商局曾对此公司的注册情况进行过公示。联科种业的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联科种业主要做种子业务,主要是“958玉米种子”,这是北京德农科技公司此前的拳头业务。北京德农科技与山东德农农资一样,均为德隆系下属企业。

  自从2004年下半年“德隆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德隆系下属各公司均卷入了复杂的官司之中,包括德农科技和德农农资。北京联科的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联科只是在做以前德农科技的业务,但在股权上与德农科技、德农农资没有任何关系。

  这或许是部分高管为自己留下的一条后路?

  但对于多数员工来说,寻找后路并不是这么容易。“公司已经不做业务了,大家也都解散了,现在只留了几个人在处理‘后事’。以前发展的那些店铺,已经开始被拍卖了。”一位德农农资员工对记者说。

  山东德农超市负责行政事务的任军证实了这种说法。记者了解到,总经理袁志斌长期待在北京,负责人之一的王强在新疆出差,而德农农资目前的控股公司ST重实(000637)派了一位盛姓负责人来山东,主要是处理德农资产。记者查悉,此人名为盛学军,ST重实前任财务总监。

  此时的德农农资,一面是自身官司缠身,一面是股东随时会被债权人提请破产,其状况已恶化到回天乏力。一年来,德农农资至少涉及了7次诉讼:2004年5月24日,德农农资首先起诉黑龙江华冠科技股份公司,追讨华冠科技的借款2800万元;随后的6月3日,由于招商银行诉德隆国际(德隆系的最顶级公司)一案,上海法院冻结了德隆国际投资于德农农资1亿余元股权的转让费,冻结金额以9000万元为限;6月16日,交通银行济南分行起诉山东德农农资;次日,德农农资起诉德农种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追讨借款1000万元;再过一日,建设银行济南市珍珠泉支行起诉山东德农农资,起因为德农农资在该行有借款4800万元;11月19日,泰安市基金投资担保经营有限公司起诉德农农资;2005年7月,重庆市高院冻结了ST重实持有的山东德农农资超市有限公司99.34%的股份及收益。

  记者获悉,目前正被拍卖的德农农资资产,委托方为泰安市中院,缘于上述2004年11月19日泰安基金担保公司提起的那次诉讼。此次被诉的除了山东德农超市在济南的总部外,还涉及到其位于聊城、泰安、临沂、德州、淄博、枣庄、潍坊、菏泽、寿光等各地开设的公司;被查封的财产有德农存款及相应财产、山东德农农资在寿光德农农资超市有限公司的股权1000万元、寿光德农农资超市房产3001.35平方米及10519平方米的土地、轿车等。此外,还有库存货品如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农膜、农机等,德农超市位于山东9市的181家店铺房产也被查封。

  至此,随着山东德农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店铺被公开拍卖,其耗费数年精力与巨额资金打造的农村零售网络宣告瓦解。

  “农村沃尔玛”之梦残破

  当山东德农农资超市浮出水面之初,曾以其规模性和清晰的战略意图引起惊呼。其时,农村零售市场并没有得到普遍重视,这个市场只有供销社系统拖着计划经济时代的身影逶迤其间。

  2002年5月,德农农资超市选择了山东寿光这个全国农村经济的典型作为试点,首批60家店铺集体亮相于16个乡镇。到2002年底,共有500家农资超市在山东全省建成,遍布山东11市、60个县,在供应商(包括国外供应商)、农民消费者中引起轰动。

  2002年4月,德隆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北京德农农资超市有限公司在北京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致力于在中国农村建立一个庞大的、现代化的、高效运营的农资分销网络的战略投资和管理公司,成为中国最大的农资连锁零售企业。

  2003年,中央3号文件出台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资市场。在此背景下,2003年4月,德隆国际、北京德农农资和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出资组建山东德农农资超市,三者股权比例分别为72.67%、26.67%和0.66%,法定代表人为袁志斌。

  袁志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设想,计划当年在山东全省实现超过630家店铺的营业,到2006年在全国10个农业大省建立各级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完成战略布局,最终德农将在全国布下8000家以上的连锁店铺,实现200亿元的年销售额。其庞大的规划一度引起了供销系统的紧张。2003年5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此事专门批示:“德农农资超市公司进军农资市场,对供销社系统是一个挑战。真挚地希望各级供销社通过‘四项改造’,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德隆方面的数据是,为发展农资超市,共投资了2亿多元。尽管德隆曾对这家农资流通企业寄予很大希望,但正在成长的德农农资无法为德隆提供正向的现金流。按德隆原来的设想,农资超市最早要在两年后盈利。2003年当年,德农农资亏损1996.8万元。

  2004年4月27日,陷身于危机之中的德隆国际将德农农资抵给了ST重实,作价1.36亿元。至此开始身不由己,一直处于股权质押的状态之中。

  2个月后,德农农资试图开始自救。此时的袁志斌一边忙于和银行及行业主管部门沟通,一边与国外一些投资基金接触,商谈注资之事。多家国际知名公司,如香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荷兰的一家信托基金、法国的农业协会,都表示过收购的意向,但最终不了了之。同时,德农农资将一些直营店转为加盟店,最后只保留少数自营店,以回收资金,减少投入。但自救行动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此间,记者多次联系袁志斌,他表示“没什么可说的”。

  进入德农农资超市办公区,两边墙壁上挂着的连锁店铺进展图示依然醒目,代表着德农农资店铺的“红旗”已插遍了山东省。谁会料到,如同庞大的德隆系倏忽坍塌一样,弹指间,德农的农村流通帝国梦想已灰飞烟灭。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5-9-17/208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