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农资补贴补谁最合适?




  记者前不久在报道测土施肥工作的过程中,不少土肥系统的人士表达了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和热情。他们表示农业三站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发挥理想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缺少资金和社会的重视。有了资金,就能配备先进的设备,也会招来人才,工作也就容易开展了。

  然而,某农业高校的一位知名教授在和记者聊天时,表达了他对测土配肥资金用途的担忧。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业三站早已是“网破、线断、人散”,但其网络是很庞大的,测土配肥所投入的大量资金可能会用来养活这个系统和购买一些设备装点门面,而真正能够投入农村田地上的钱又能有多少呢?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使农技推广部门更适应新时期的农业发展,而不是投入多少钱。

  直补农民呼声高涨

  记者采访中发现,更多的人倾向于补贴农民。不少业内人士提出,既然“补”农资生产环节难以监管,政府何不借鉴粮食直补的经验,也将农资补贴直补给终端环节--种粮农民。全国供销总社农资局龙文处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国家如果真能拿出大量资金作为“农资补助”用于补贴农民,无疑是件好事。

  综合业内人士的观点,直补农民的好处基本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环节少,操作简便,便于监督;二是成本低,可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三是让农民看到真金白银的实惠,进一步调动种粮积极性。

  但也有人对这种做法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丁学东认为,对农资生产企业不限价,让它涨价,甚至放开涨,对农民硬性补贴,这条路看似有道理,其实也根本走不通。“什么理由呢?去年涨价在600亿元,是不是要补到600亿呢,那么就意味着仅仅是农资这一项就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成本增加600亿。”

  与丁处长不同,不少人考虑的不是能不能补得起的问题,而是另有担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我国的农民太多,用肥量也是世界第一,农资直补不仅资金数额巨大,而且过程比较繁琐,如何保证不出现“雁过拔毛”、到农民手中所剩无几的结果,确实值得政府考虑。

  但更多人持乐观态度。一位人士对记者说,做任何事之前怀疑的声音总是会有的,因为大家往往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说话,都希望在变动中自己获得更多好处。在粮食直补之前,许多人也对其可行性表示了怀疑,担心农民最终得不到实惠,但粮食直补不是搞得不错嘛,而且这一政策还在不断完善,如今已经没有人再讨论该不该直补的问题。既然粮食直补能够做起来,国家可以借鉴粮食直补的经验,把农资直补也做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粮食 农资价格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