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 正文 返回 打印

农资补贴补谁最合适?

零零社区网友  2005-07-29  互联网

面对居高不下的农资价格,国家发改委终于要给化肥企业取下“紧箍咒”了。

  日前,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方案指出,改革完善化肥价格调控机制的基本思路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全面放开化肥价格;逐步取消国家对化肥生产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化肥供需平衡机制和对农民用肥进行直接补贴的利益保障长效机制。

  取消化肥限价,业界基本持赞同的态度,但具体把农资补贴补给谁,看法却不同。一些肥料企业一方面欢迎取消限价,另一方面却仍留恋于国家给于的各项优惠政策和补贴;一些人士希望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把补贴投向农业科技方面;不少人则赞同对农民用肥进行直接补贴。究竟哪种做法更妥当呢?

  限价补贴难抑化肥价格长势

  多年来,为了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一直对尿素等主要农资实行“限价管制”,同时,政府拿出专项财政资金补贴农资生产企业,而且给予税收、用电、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限价+优惠政策+补贴”的政策是否限住了农资价格过快增长的势头呢?业内基本持否定看法。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丁学东认为,限价补贴的办法已被事实证明走不通。“这个做法本身就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决定了不能限定商品价格。”他说:“第二个,对农资生产企业来说,限定价格我觉得也没有道理,为什么呢?它的上游产品,煤炭,石油,电力,都是耗能大户,耗资源大户,它的上游环节涨价涨得这么厉害,怎么能限价,从需求方面来讲,也不可能限价,因为已经供不应求,怎么能把价格限制住?这条路肯定走不通。”

  托福国际北京代表处助理贸易经理曹晓静认为,化肥行业的市场化方向是很正确的,放开价格和逐步取消对肥料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做法无可厚非。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性,而且企业就是企业,不能因为生产化肥就变得特殊。有人说对化肥企业实施各项优惠政策是保护民族工业。曹晓静说,很多肥料企业是私企,保护这些企业实际上就是保护着这些老板去赚钱。

  企业是如何应对限价销售的“行政要求”呢?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企业的对策有两个:一是最大限度地索要政府补贴,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限价销售量”。记者在调查中就发现,有的化肥厂绕开限价政策,与中间商地下交易。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一手索要政府补贴,一手私下卖高价肥”,一些农资企业的“两手策略”,实质上是利用价格“双轨制”的“寻租”行为。

  取消限价势在必行,但就在限价之下化肥价格节节攀升;取消了限价之后,化肥价格是不是会像脱缰野马狂奔不止呢?这又涉及到一个如何保护农民利益和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问题。补贴农业科技就是一种说法。

  补给农业科技?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位研究员认为,给企业补贴许多专家已经否定,给农民实行农资直补一定程度上反而会抬升农资价格,科技补贴应该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国家已经在种子、农机方面有了相关的补贴政策,但农技补贴相对复杂,从中国目前的实际国情出发,还需要一个过程。

  补贴农业科技之说的另一个原因是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财政部农业司的一位官员说,中国农业本身还没有现代化,污染水平已经达到了工业化水平了,现在江河湖海的污染一半以上来自农业,不是来自于工业。中国的化肥使用量当中,大概有效使用的不到一半,大部分是流失掉了,或者在土地里面,把土地给破坏了,国家补贴农民,就等于鼓励农民去使用农资和化肥,这与节能型社会,与环保型社会都是格格不入的。他认为补贴就要补少用化肥的技术,谁少用化肥,谁少消耗农资,就补贴谁。具体来说,以化肥为例的话,尽量补科学平衡施肥,就是说搞配方施肥。

  说起农业科技补贴,许多人把加强农业三站的建设当作是一个主要方面。

  “国家在农业补贴方面的资金也是有限的,我们希望能够把钱用在刀刃上。”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徐能海认为,技术补贴是农业补贴的一种最好的方法,现在紧要的是加快基层农技网络的恢复与建设,农技推广需要一个完善的通道。

  记者前不久在报道测土施肥工作的过程中,不少土肥系统的人士表达了对这项工作的支持和热情。他们表示农业三站这些年之所以没有发挥理想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缺少资金和社会的重视。有了资金,就能配备先进的设备,也会招来人才,工作也就容易开展了。

  然而,某农业高校的一位知名教授在和记者聊天时,表达了他对测土配肥资金用途的担忧。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业三站早已是“网破、线断、人散”,但其网络是很庞大的,测土配肥所投入的大量资金可能会用来养活这个系统和购买一些设备装点门面,而真正能够投入农村田地上的钱又能有多少呢?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使农技推广部门更适应新时期的农业发展,而不是投入多少钱。

  直补农民呼声高涨

  记者采访中发现,更多的人倾向于补贴农民。不少业内人士提出,既然“补”农资生产环节难以监管,政府何不借鉴粮食直补的经验,也将农资补贴直补给终端环节--种粮农民。全国供销总社农资局龙文处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国家如果真能拿出大量资金作为“农资补助”用于补贴农民,无疑是件好事。

  综合业内人士的观点,直补农民的好处基本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环节少,操作简便,便于监督;二是成本低,可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三是让农民看到真金白银的实惠,进一步调动种粮积极性。

  但也有人对这种做法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财政部农业司司长丁学东认为,对农资生产企业不限价,让它涨价,甚至放开涨,对农民硬性补贴,这条路看似有道理,其实也根本走不通。“什么理由呢?去年涨价在600亿元,是不是要补到600亿呢,那么就意味着仅仅是农资这一项就使我国的农业生产成本增加600亿。”

  与丁处长不同,不少人考虑的不是能不能补得起的问题,而是另有担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我国的农民太多,用肥量也是世界第一,农资直补不仅资金数额巨大,而且过程比较繁琐,如何保证不出现“雁过拔毛”、到农民手中所剩无几的结果,确实值得政府考虑。

  但更多人持乐观态度。一位人士对记者说,做任何事之前怀疑的声音总是会有的,因为大家往往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说话,都希望在变动中自己获得更多好处。在粮食直补之前,许多人也对其可行性表示了怀疑,担心农民最终得不到实惠,但粮食直补不是搞得不错嘛,而且这一政策还在不断完善,如今已经没有人再讨论该不该直补的问题。既然粮食直补能够做起来,国家可以借鉴粮食直补的经验,把农资直补也做好。

http://farm.00-net.com/news/3/2005-7-29/208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