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中化打造农业界“米其林”


  如果说,米其林榜单是餐饮界的“奥斯卡”,那么在中国有一群人,正雄心勃勃地打造属于优质农产品的“奥斯卡”。他们就是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农业事业部旗下熊猫指南团队。3月21日,一场旨在为中国消费者树立优质农产品百年榜样的发布会在京举行:熊猫指南2018春榜首次发布。

  寻找顶级产品和种植者

  中国并不缺少榜单,即便在品牌化程度较低的种植业。熊猫指南榜单有何不同?“这是一份向良心农产品和种植匠人致敬的榜单。”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表示。过去的一年,熊猫指南调查员们正是怀揣这个使命,行程35万公里,在中国最偏僻的村落,寻找顶级农产品和匠心种植者。“这是首份针对精准地块评价的农产品榜单。有了这个榜单,消费者才能更精准地知道那些顶级品质的农产品究竟是由谁种植、出自哪个地块。”熊猫指南CEO毛峰说。

  从一开始,熊猫指南榜单的制作者就立下3条规矩:有精准地块信息,不再是泛地理概念;有退出机制,持续评价,不再是一劳永逸;独立第三方,不掺杂商业利益。在熊猫指南团队,这3条规矩简称“两有一无”原则。熊猫指南对入选农产品按照品质区分为一星、二星、三星。记者注意到,2018春榜56种农产品中,每一类产品都标注了品种、产地和种植业主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中国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话题,熊猫指南正是为了重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熊猫指南,让人们重新发现中国农业之美。”知名媒体人杨澜感慨。

  近乎偏执的苛刻

  发布会上,对于在场的人,如果说有什么意外的话,那就是三星级农产品的空缺。在事后的媒体见面会上,毛峰这样回应:“三星农产品不是没有,也不是找不到,只是因为熊猫指南团队本着苛刻近乎偏执的标准,认为第一个种植季的跟踪、了解和检测还不够充分。”苛刻近乎偏执,其实从熊猫指南这一名称的本身也可窥见一二。“熊猫对饮食非常挑剔,用熊猫做代言人,符合我们对农产品榜单的定位。”覃衡德说,熊猫指南有一套独有的评价机制,一套是调查机制,称之为主观评价,另一套是平行检测机制,称之为客观评价。

  熊猫指南的调查员来自于各个领域,互联网人士、农业人、海归博士、大厨……他们跋山涉水,独立开展完整种植季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调查。他们不打招呼,不接受宴请,不收费,然后出具独立的意见。作物成熟后,调查员会购买农产品,编号并送交国内外顶尖实验室进行理化指标的平行检测,借助严谨科学的数据来判断一个农产品的口感和品质。熊猫指南甚至动用了卫星。毛峰介绍,调查团队会对每一个农产品所在地块进行卫星扫图,弄清周边环境、地貌、土质、水系、作物分布、历史变迁等状况。“环境优、品种优、种植优、品质优及物有所值,这是我们遵循的评价标准。”

  让农业农民被推崇

  在现场,杨澜给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抛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您在中粮的时候为什么不做农产品榜单,而是在执掌中化集团时做这件事?”宁高宁回应说,熊猫指南是一份种植业领域的榜单。“熊猫指南的目的,是要使得农业被推崇、优秀的农民被崇拜,没有哪一种好的品牌是被政府规定出来的,熊猫指南是通过推荐的方式,引领市场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的大型超市,最贵的农产品往往不来自中国,深层的原因在于优质的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打击了农民种植优质农产品的积极性。而与此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党的十九大和2018中央一号文件都部署了乡村振兴战略,一个核心的内容便是强化质量兴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然,中化农业启动熊猫指南项目,站在了这一风口上。

  不过,熊猫指南作为一份纯粹公益的事业,至少在可见的将来,并非有利可图。对于特大型央企、年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的中化集团而言,除了需要实力的支撑,更是使命和担当。“我们不为利益而做,但终将利于所有人,包括我们自己。”作为熊猫指南的首倡人,覃衡德这样回答。

  □本报记者 吴俊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品种 定位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