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不让种玉米,农民该咋办?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自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去玉米库存、调种植结构后,从前年开始,玉米价格大幅下跌,直到2017年下半年才出现反弹,目前玉米价格处于近两年较高的水平。

  春耕伊始,关于玉米“种还是不种”的疑惑又出现。按照农民的种植习惯,哪个农产品市场价格高就种哪个,下跌的玉米价格有所反弹,有些地方的农民就想继续多种玉米。在3月7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建议农民不要盲目扩种玉米,尤其在非优势区,不要走回头路。

  不要盲目扩种玉米

  3月7日上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记者会上说:“近期玉米价格反弹,我们也注意到了。平均来讲,比去年增加了1毛钱(500克价,下同),有的地方还多一点。玉米价格一反弹,有些地方又想多种玉米了。我建议不要盲目扩种,因为毕竟现在玉米库存依然很高,国际市场价格也很便宜。尤其是那些非优势区、种玉米不是很适合的地区,不要走回头路。”他提到,这两年国家已经对玉米进行了两年的调减,下一步还是要继续调整结构,应多种市场适销的品种。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首先从玉米开始。2015年,临储玉米收购基准价格大幅下调0.12元至1元。2016年,玉米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对农民进行生产者补贴。之所以要首先改革玉米,在于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不断提高,到2014年已达1.12元。过高的玉米价格导致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都不用国内的玉米做原料,涌入国储库的玉米库存越来越多,而玉米及其替代品的的进口量却越来越大。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俊曾表示,从2013年到2016年这4年,进口的玉米替代品(高粱、大麦、干玉米酒糟和木薯等)多达1亿吨,这些替代品的进口导致“国货入库、洋货入市”,直接后果是国内政策性玉米库存越来越庞大。

  玉米涨价被误读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不到一年时间,玉米价格每吨涨了200元,这对于农民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收益。但这一轮价格上涨区别于政策驱动下的价格刚性上涨,并不代表国内玉米库存已有所好转。这轮上涨,除了冬季降雪天气影响交通、随着余粮减少种植户和粮商集体看涨氛围加重等常规因素外,更与中国对进口玉米替代品——干玉米酒糟(DDGS)和高粱的“双反”政策有关。2017年1月,中国对美国进口谷物DDGS作出反倾销裁决,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DDGS征收反倾销税及反补贴税。2018年2月,商务部对美国进口高粱进行“双反”调查。上述政策,不但对国内种植高粱的农民起到保护作用,更被解读为对玉米市场去库存、提振国内玉米价格的重大利好。

  但这些利好因素并没有改变国内大量玉米库存仍未被消耗的现实。去年临储库存玉米拍卖,全国累计成交近6000万吨,目前仍有约1.8万吨玉米库存。因此,总的来看,玉米市场的供求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临储库还有很多玉米没有消化。如果盲目扩种,风险很大。

  农产品市场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其中就包括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一旦市场达到饱和,风险就比较大。而且中国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影响很大,如果种得多,期货就会看空,很容易影响现货市场价格。种植户要在把握市场动向的同时看政府的导向,跟着政府的路线走,不要看价格稍有抬头,就盲目扩种,以免造成损失。

  粮食价格改革势在必行

  作为临储收购制度改革的先锋,玉米的改革成效影响到其他作物的改革进展。同样作为口粮的小麦、稻谷,尽管尚未退出最低收购价政策,但源于当前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方面,稻谷已连续10年出现结余,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政策收购量占稻谷、小麦商品量的相当一部分比例。另一方面,国内大米、小麦农户销售价格已经全面高出进口到岸完税价格,国内市场转向使用价格较低的进口粮食,使粮食进口压力骤增,也导致国内粮食大规模涌向政策性收储。

  今年国家下调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目的也是进一步理顺价格形成机制,使小麦和稻谷的价格逐步向市场靠拢。这意味着,粮食收储制度的全面改革已经开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两年,国家已经针对主要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或临时收储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改革,比如油菜、糖料、玉米、大豆等,中国下调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的目的,就是要让最低收购价能够回归初心和本源。也就是说,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最低收购价应该是一个止损的价格。在正常情况下,让市场来形成小麦和稻谷价格,让农民更加直接地面向市场,这样农民才有动力按照市场需要去调整稻谷和小麦的种植结构,走优质优价的发展道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小麦 稻谷 粮食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