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又一家合作社卷走村民2600万!合作社敛财骗局为啥屡禁不止


  近日,在河北沧州又爆发一起合作社敛财诈骗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600万元,800余户农民受害。合作社敛财骗局为啥屡禁不止?这些骗局究竟利用了农民哪些弱点?今后该如何避免上当受骗?下面小编带您一起了解一下。

事件始末:

  7月26日,徐书生“跑”了,存在他那里的钱取不出来了,这个消息在沧州多个村子里迅速传开。

  徐书生是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寨子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营业点就在寨子镇上离镇政府500余米远的地方。他通过镇上各村的信贷员,已吸收800余户村民至少2600万元存款,包括村民娶儿媳、看病、养老的钱,有的是村民攒了几十年的全部家产,少的数千元,多的达75万余元,但徐书生却在7月25日前后突然消失。

  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侦查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11名涉案人员已归案,涉案资金去向等问题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近年来,类似案件很多,涉案金额惊人……

  2014年12月18日, 河北邢台隆尧县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历时7年建立的非法集资帝国坍塌了。警察控制了隆尧县魏庄镇肖东村的巩群海一家,该案涉及全国16个省市,涉嫌非法集资80多亿元,涉案人数众多。

  2013年,被告人长清某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杨某通过合作的形式让人散布在合作社存款利息比银行高的消息,以此吸引村民到合作社存款。后向280余人非法吸收存款430余万元,最终涉案人员被判处6个月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萌生 缺失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