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十字绣”织出美丽人生


  “我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一提起那件事,刘何艳仍然心有余悸。

  在安徽省萧县杜楼镇朱解庄村,一提起村民刘何艳,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他虽身有残疾、行走不便,却没有向命运低头,凭着一技之长成了当地知名的“十字绣”达人,用一针一线织出生命的美丽画卷。

  2000年的一天,做木材生意的刘何艳在砍树时不慎从高处跌落,当场昏迷不醒。经过医生全力抢救,终于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却从此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这样的打击对刘何艳来说如同晴天霹雳,躺在床上的他一度很消沉,自己刚刚24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以后的日子怎么过?爹娘谁来赡养,老婆孩子谁来照顾?最后,他决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撑起这个家。

  在2004年7月,刘何艳听邻居刘则强说外面兴起了“十字绣”风潮,一件成品能卖到上千元。“我每天不能出门走动,任何体力活都干不了,绣个十字绣总是可以的。”刘何艳萌生了通过“十字绣”来养家的想法。

  他托人买来了针线、书籍和简单的半成品,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一针一针地练了起来。绣坏了,重新再来,手指扎破了,忍痛继续绣。从清晨到深夜,长时间的穿针引线,使他头晕眼花,脊椎疼痛。妻子劝他休息,但他想到年迈的父母和嗷嗷待哺的女儿,硬是咬着牙坚持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他绣出第一幅作品《鱼跃龙门图》,很快被县城的客商以150元的价格收购。拿着辛苦赚来的钱,使刘何艳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自己靠十字绣致富的决心。

  为提高十字绣技巧,刘何艳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他向邻里乡亲请教,利用电脑上网揣摩如何回针……他慢慢悟出针从心生的道理,并在实际摸索中创新了全针绣法和半针绣法。几年的勤学苦练,他先后绣成《八仙过海》《仕女采花图》《八骏图》等30余幅十字绣。一幅两米长的“黄山迎客松”十字绣,别人完成需要一年多,而刘何艳仅需要8个月,附近村庄的姑娘们遇到针线活难题,常常会专门过来向他请教。

  2014年9月,该镇统计站站长张正军走村入户调查,了解到刘何艳的情况,将其纳入贫困户。随后村“两委”干部多次到县扶贫办、残联等部门协调,为刘何艳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并享受到残疾人补贴、医疗补贴、教育扶贫等一系列政策。

  妻子在刘何艳的影响下也深受鼓舞,她主动联系了当地的扶贫车间,做起了产品包装工作,并申请了6000元特色种养补贴,搞起了家庭养殖。通过努力,2017年底,刘何艳一家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我每年都能领到县残联的政策补贴,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教会了我利用网络销售十字绣成品,去年依靠十字绣挣了5000多元。现在我开了一家杂货店,乡亲们很照顾生意,日子越过越好。”刘何艳告诉笔者,在人生最无助的时候,是亲朋好友和政府给了他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我以后要用双手摆脱家庭贫困,用一针一线‘绣’出美丽的人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萌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9-10-25/203883.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