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现行登记规定阻碍中国制剂出口


最近一段时间,笔者留意到中国农药界有关制剂研发生产与出口的会议或交流活动忽然频繁起来,各路英豪积极讨论,帮中国农药制剂生产与出口把脉,以期提升中国农药成品的出口优势,促进深加工,实现农药产业再升级。

在众多的把脉问诊中,企业与专家从制剂配方改进、新剂型研发、生产自动化、环境控制、与海外市场对接、品牌创建等多方面提出了方案,也有企业呼吁调整中国制剂出口退税政策以实现公平竞争。但笔者发现没有人留意或提出中国出口制剂登记证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这其实是限制中国制剂出口的另一道墙。

当初为了规范农药制剂生产与出口,相关部门取消了农药制剂出口的临时登记证制度,任何制剂生产与出口登记要求等同于国内制剂生产与销售的登记证要求,以正式登记证来要求出口制剂的生产凭证。这个看似更加规范的要求却严重限制了中国制剂与海外市场不同国家的制剂生产对接。随着中国制剂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登记证管理规定越来越成为限制中国制剂生产与出口的障碍。

海外市场因为土壤、气候、用药习惯、企业追求差异化以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求等诸多因素,同一种农药在不同的国家有五花八门的制剂登记,甚至在同一国家、同一有效含量的农药制剂中,制剂品种也琳琅满目。

以澳洲的草甘膦为例,制剂规格与品种就多达十几种,花卉园艺有:7.2%、10%、36%、49%;大农业有36%、45%、50%、51%、54%、68%、70%、80%、90%。如果我们再将涉及草甘膦的复配剂型考虑进去,那么品种就多达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而这只是一个国家的情况,可以想象全球市场上涉及草甘膦的制剂登记的数量有多大。

以目前中国有关部门的规定,一家草甘膦制剂企业要想服务好某一个澳洲市场,就要考虑是否花巨资去登记这么多的剂型,而这些剂型往往只适用于某一个市场,时间与资金成本的巨大负担往往会让制剂企业停下积极研发与出口的脚步。

因为海外五花八门的制剂登记,大多数中国制剂企业并无法准确判断这些制剂的未来生命力、海外市场的容量以及延续性、客户的稳定状态等,而要求企业按照正式登记证制度来投入,显然成本巨大。而且农药制剂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会随着当地市场的变化而迅速变化,比如抗药性会让当地企业迅速去登记另一个高含量或转为某一复配登记,而原先的登记证很可能2~3年后就退出历史舞台,市场的快速变化不容中国制剂企业花时间、精力与金钱去跟随海外市场的变化而调整,中国制剂出口的登记证制度显然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海外市场,更谈不上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监管政策是必要的,但如果政策成为限制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墙,那么就有必要进行修改。

建议中国参照国外对出口农药登记的规定,只要企业能提供出口目的国家客户的登记证影印件,并提供相关的简单资料,就允许企业生产并出口。每个国家都会按照本国的农药质量规定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不是中国的职责范围。

(AGRO-ALLIANCE (AUSTRALIA) LTD叶晓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制剂 品种 存在的问题 抗药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