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程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4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分析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政策,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1994年开始每年都要召开,应该说,今年的会议,既有传统的延续,也有新的提法。那么,这次会议有哪些新亮点?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笔者在文章中做了较为完整的分析。
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通报中可以看到,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因此,我们要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实现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这次会议最重要的内容。
这次会议有不少亮点和新提法。比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还有“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以及“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这“一转”、“二融”、“三创”、“四消费”几个亮点,跟咱百姓生活到底有啥关系呢?“一转”: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首先来说“转”,也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个概念,并把它列为2015年五项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农业发展方式要怎么转变呢?这和“农业现代化”有什么关系呢?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宏宇介绍,农业现代化是最近几年,中央着眼于三农发展提出来的,不是今天才提出来。农业现代化首先是要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四化”同步发展,必须要搞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理念:第一,保障粮食的基本供给;第二,农业还要有效益。生产技术先进、规模经营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叫现代农业,这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我们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注重提升农业的竞争力,注重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集约发展,同时要使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样的农业是我们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表现,这本身也是“新常态”的一个要求。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顺应“新常态”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它的意义重大。第一是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第二要加大农业的结构调整,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多地依靠科技的投入而不是要素的投入来转变方式;第三,在稳定数量的同时,注重产出农产品的安全,还要使农业本身有效益,有竞争力;第四,要培养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加强这种方式的转变;第五,还要有效地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之下,这也是可选择的一个方面。
“二融”:
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常说四个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建设”中最弱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顺利推进。那么,农业的现代化怎么实现呢?这次会议告诉我们,现阶段的一个重要手段或者方式,就是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融”的是一二三产业。那么,什么是一二三产业?
过去我们常说“1+1大于2”,意思是合作以后力量更大,农业若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展合作和适度规模经营自然是大势所趋。我们看到,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特别强调,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那么融合互动跟农民有啥关系呢?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现在日韩在提第六工业化,什么叫第六工业化呢?因为一加二加三正好等于六,所以是第六工业化。其主体思想就是说,第一产业就是一个“种”,种了之后一般来说利润还是比较低的。如果农民的规模比较大的话,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加工,增值的部分就留在农民这里了,是第二产业。加工之后再做品牌,就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了。尤其是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可以实现适度的加工,然后再做品牌,一方面大部分利润留在农村、农民的手里,另一方面也缩短了产销之间的产业链。我们国家现在从田间到餐桌的产业链太长,从消费的角度来说,融合可以促成一二三产业的对接,这样也减少了流通环节,提高了可追溯性和质量安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5-01-02/303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