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大年产10万吨水溶肥自动化生产线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全神贯注地听会
金正大集团的展台吸引了众多的参会者前来咨询
会议主席、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主持会议
2014年6月19~2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在北京召开。这场由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金正大集团共同主办的会议,是一场不仅影响全国,也同样影响着世界的国际水溶肥论坛。同时,这个会议又跳出了一个国家、一类产品的圈子,站在全球农业、国家粮食安全和节水农业的角度在审视着未来。与其说这是一场会议,不如说这是一个舞台———在各路名角争相亮相之后,让人深深感受到水溶肥当下在中国、在世界,于国家、于农业的分量。
来自全球的关注
第五届中国国际水溶性肥料会议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国际论坛,来自美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挪威、智利、波兰、瑞士、南非、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韩国、泰国、新加坡和中国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关水溶肥和灌溉设备的研发、生产、推广单位的嘉宾从世界各地云集北京,他们带来了各自国家有关水溶肥生产和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肥处副处长仲鹭勍来了,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来了,郑州大学许秀成教授来了,中国农业大学陈清教授来了,华南农业大学张承林教授来了,国际锌协会中国项目主任樊明宪博士来了……27位国内肥料界一顶一的专家学者,推开繁忙的事务集中来到北京参加这个会议。
高祥照博士从节水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对水肥一体化和水溶肥的需求。他说:“水资源现在是最匮乏的一种资源,现在中国淡水资源只有全球的6%,耕地资源只占全球的9%。人们都认为中国的耕地资源最少,但我认为淡水资源才是最匮乏的。大家认为人口众多是个大问题,中国施肥量占全球施肥量的30%,我认为水资源才是最大的问题,将给农业的绿色生产带来重大问题。”
以色列化工集团农艺师、国际钾肥研究所(中国)、印度和萨哈拉南部非洲项目协调员El dad Sokolowski的话题是关于玉米灌溉施肥的。他不仅向参会者介绍了他认为正确的灌溉和施肥方式,更重要的是,还与参会者分享了国际钾肥研究所在吉林省做的一些试验,报告了他们目前的工作进展以及开发进度。
北欧最大的特种液体肥生产商,也是欧洲最大的全水溶氮磷钾肥生产基地的荷兰易普润国际公司派出总经理Erik van den Bergh到会,介绍了他们在水溶肥方面取得的成绩。这家公司在荷兰以及全球65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市场,他们对全水溶氮磷钾肥的创新有多种方法。Erik van den Bergh向与会者介绍了一个能更好地提高磷肥吸收效率的创新技术,他们开发了一个叫做IPE的磷增效剂,能够显著提高磷的吸收效率。
正如大会主席、复合肥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陈宏坤所言,由于符合当前行业发展的需求,会议得到众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以及众多国内外水溶肥厂商、设备企业的支持。“我们的会议引来了一部分种植大户、农场主,他们将为我们带来权威的政策解读,带来世界先进的水溶肥生产技术和推广利用的宝贵经验。我们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及展览促进大家的合作交流,促进友谊,推动水溶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面积应用。”
全球都在关注着中国的现代农业进程,关注着中国水肥一体化和水溶肥的发展。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其实,水溶肥的生产和使用已经由来已久,特别是在荷兰、以色列这样的农业发达国家。
智利SQM公司SPN全球市场开发总监Harmen先生是这样描述荷兰水溶肥的发展过程:上世纪60年代,荷兰的灌溉基本是喷灌,到70年代形成了灌溉施肥,再到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滴灌,从滴灌开始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这个时候,荷兰的植物培养机制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最主要的培育机制基本都是土壤,到上世纪90年代,荷兰开始利用人工机制,比如无土栽培等。之前,荷兰以使用颗粒状化肥为主,最典型的化肥是氮磷钾含量12%-10%-18%的颗粒,后来出现了灌溉施肥,之后又出现了滴灌,水溶肥变得越来越重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4-07-04/30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