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马肉丑闻席卷欧盟16国


  据英国《卫报》15日报道,大型超市Asda在其销售的鲜牛肉意面酱被检测出含有马肉后,在全国范围内下架该产品。这是自“马肉丑闻”以来,首次在鲜肉制品中发现马肉。图为2月15日,Asda超市里的消费者在挑选制作汉堡包的肉馅。新华社记者 殷 刚摄

  行业监管现缺失 道德标准有问题

  “马肉丑闻”拉响食品安全警报

  连日来,席卷欧洲的“马肉丑闻”呈现愈演愈烈趋势。16日,德国再次宣布发现144吨疑似马肉制品。据报道,目前德国多家大型连锁超市的部分产品已经下架。15日,英国食品标准局首次公布了有关抽样结果,在2501例牛肉检测样本中,发现有29例含有至少1%的马肉。挪威最大食品零售巨头“挪威集团”15日也宣布,在其进口的冷冻牛肉肉饼中发现60%的肉为马肉,而不是标签上标明的牛肉。15日,欧盟27国决定在欧盟范围内对牛肉制品进行DNA检测。

  标签制度不完善

  英国负责食品事务的国务大臣大卫?希斯14日称,在送检的8份在英国屠宰的食用马肉中,都检测到了兽用止疼药保泰松成分。面对源源不断送来检测的肉品样本,英国食品检测实验室目前已忙得焦头烂额。

  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特别委员会批评说,眼下的丑闻捅到了政府与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痛处。作为监管机构,英国食品标准局对食品安全问题麻木与漠视,当威胁公众健康的危机出现时,应对乏力。危机爆发后,当需要短期内检测大批样本时,也暴露了英国食品检测能力不足的短板。

  据报道,为避免食品行业出现大规模混乱与恐慌,英国食品标准局与零售商达成协议,任何成品食品中的相互掺杂程度,如果不超过1%将被视为安全,不用向消费者通报。英国《金融时报》称,这个1%标准意味着,即食产品中出现异类掺杂情况要到了相当严重程度才会被曝光。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托尼?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席卷欧盟的“马肉丑闻”暴露了欧盟国家在食品安全和监管方面的漏洞。瑞典虽然在食品安全方面管控较严,但此次也未能幸免。瑞典各大超市一些被疑有问题的速冻食品纷纷下柜,瑞典食品管理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牛肉产品进行DNA检测,以确定它们是否是真的牛肉。

  托尼?房说,从制度层面上,“马肉丑闻”令欧盟内部发展不均衡的弱点再次展现出来。欧盟虽然有共同的市场,但各国发展水平不一,在食品安全、食品监管等方面的立法也千差万别。欧盟金融危机进一步拉大了欧洲南北差距。此次马肉的源头主要来自东南欧一些国家的企业。在政府监管松懈、有法不依或者缺乏执行力的情况下,很多食品标着欧盟生产的标签,其实可能连最后包装商都不知道其中的原材料或产品是否安全。这就是全球化带来的后遗症。产品供应链过长,难以控制其中的每个环节。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圣地亚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这次的“马肉丑闻”给欧洲拉响了警报,原因是食品安全问题与民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是最需要严格监管和执法的领域之一。虽然食用马肉并不会对人体健康带来伤害,但既然有商家能够顺利地在牛肉汉堡中添加马肉,那就不能排除其添加其他物质的可能性,这不得不防。此次“马肉丑闻”在多个国家发生,但此前这些国家的市场对此未有及时反应,说明行业内的自我监管也存在缺失。因此,圣地亚哥认为,未来无论是欧盟还是各成员国都必须自省自查,采取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法国《费加罗报》记者伊夫?特里阿尔认为,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欧盟至今仍是放手让成员国各负其责,在欧盟框架内尚无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和机制,只有在发生食品安全危机时欧盟才进行干预。另外,欧盟的食品标签制度也不完善。欧盟虽然规定了食品供应链要有溯源性,但缺乏可追溯的完整信息。

  马肉可能来自一些欧盟国家淘汰下来的老马、病马。据报道,瑞典一年有9000匹马失踪,很可能被人运到了加工厂。这些马并不是按照食品卫生标准进行饲养的,它们经常会服用抗生素等药品,消费者食用后会对健康很不利。

  圣地亚哥指出,从道德层面来讲,“马肉丑闻”是一次严重的欺骗消费者事件,在欧洲遭遇经济危机考验、社会问题增加的背景下,类似的事件对于社会信任体系来说无疑是释放了不好的信号,产生了消极影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检测 牛肉 缺失 老马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