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粮食危机逼近 哈萨克斯坦小麦“不藏私”


  今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频现,几大粮食生产国同时出现严重旱情减产,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再度成为关注焦点。

  但中国人至少不用忧虑他们的小麦来源,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叶尔梅克巴耶夫24日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否认了减产会影响哈萨克斯坦对华粮食出口的消息。

  “我不认为影响有那么大,虽然价格的事情我不能发言,那是市场的行为。但是关于(中国可能需要的)供应量,我认为没有问题,我们有能力保证。”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第五大小麦出口国,据叶尔梅克巴耶夫介绍,2011年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出口了13000吨小麦,而今年上半年,哈对华小麦出口量已升至14万吨。因此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

  此外他还强调,农业合作是两国有一个极具前景的合作方向。以小麦为例,哈萨克斯坦小麦品种优良,而中国对小麦需求量很大,中哈两国在这一领域具有互补性,近年来两国在该领域开展积极合作,哈萨克斯坦对华小麦出口量激增。

  但由于旱情,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长证实,全国共有9.4万公顷粮田绝收,仅33%的耕地粮食作物长势良好,55%的耕地粮食作物长势一般,12%的耕地粮食作物长势欠佳。

  自美国干旱灾害在今年5月底确定以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价格已上涨约50%,大豆价格也上涨近30%,均接近或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世界银行警告,粮食价格近来普遍上涨将威胁世界最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其消极影响可能持续多年。

  而彭博提供了亚洲相关国家的粮食进口数据,可供评估不同国家受到的影响程度。在亚洲,韩国和马来西亚受到的冲击最大。印度尼西亚和日本是亚洲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两国年均进口570万吨。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过去5年年均进口4990万吨,远超其他国家。

  在2007至2008年粮价上涨时,亚洲各国曾宣布禁止私人对外出口粮食,以供应国内消费需求、维持生活用品价格的平稳。

  中金公司分析师袁霏阳最近发表一份分析报告,指出2007-08年间的事件与今次不同,她认为海外粮价上涨难以持久,对中国影响很小。

  据该报告观点,上一轮国际粮价大涨主要受原油价格飚升推动,同时美元持续贬值、全球范围流动性泛滥、投机资金炒作等金融性因素也在推波助澜,使得那轮粮价上涨时间长达10个月。当时,国际粮价与油价双双大涨带动国际农资价格大涨,并通过进口石油和钾肥、出口磷肥,将国际化肥价格上涨趋势迅速传递至中国国内。原油价格飚升导致美国燃料乙醇消费量在2007-2008年间呈现爆发式增长,是上一轮海外粮价上涨的主要推手。

  但2012年6月初以来,国际粮价上涨的根本推动因素是天灾导致的供应担忧,而推动07-08年粮价上涨的其它因素目前并未看到:原油价格弱势震荡、化肥价格涨幅轻微、美元持续反弹且全球经济增长疲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粮食 耕地 粮食作物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