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美国大旱仍蔓延 大豆进口量价齐升玉米同步


  食用油企转嫁风险

  对于进口大豆的价格在半年内每吨上涨1000元,任秀玲认为是由美国大旱所引发的。

  在任秀玲看来,尽管价格持续上涨,但大豆的进口量还是比较高。“由于价格上涨,所以进口量可能会有所减少。不过出于需求,进口的大豆还将保持一个很高的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大豆到港量较大,目前国内大豆库存在650万吨左右,原料供应总体较宽松。而根据船期统计,8-10月预计大豆到港1100万吨,11月预计到港400万吨,12月预计到港450万吨。未来5个月月均到港量在390万吨左右,远低于今年上半年月均484万吨的到港水平,也远低于去年同期月均470万吨的到港水平。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分析报告称,进口大豆压榨效益继续明显改善。近期,国内油粕价格继续大幅上涨,特别是豆粕价格持续创年内新高,导致大豆压榨效益较前期继续明显改善,目前仅略有亏损。以山东地区为例,按照4250元/吨的豆粕成交价及9300元/吨的四级豆油成交价来测算,加工亏损10元/吨,亏损幅度较一周前缩小80元/吨,较7月中旬缩小近200元/吨。大豆压榨效益好转,将继续刺激国内工厂开工积极性回升。

  上述受访的山东新粮吕姓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由于国家对粮油价格控制得比较严格,所以暂时我们还不会看到粮价上涨对粮油市场的影响。”

  据导报记者了解,企业的调价措施主要根据原料价格的中长期走势来决定。“如果价格只是突然走高,预料短期还会下跌,这种情况下企业一般不会调价,”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表示,“此外,企业的调价也会根据市场的消费情况而定,并不会设定一个具体的百分比,若原料涨价,食用油价格一定会跟进。”

  尽管如此,有媒体报道,目前已有部分油企生产企业计划调整大豆油和调和油的价格,调整的时间初步定在9月。卓创资讯分析师张兰兰表示,近期国内食用油涨价,主要是因花生、大豆等原料价格高位运行所致,企业成本压力大。在下游需求一般、成本压力大增的情况下,企业一般会试探性地上调价格以获得一定盈利。

  为了应对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现在不少食用油企通过委托贸易公司来负责原材料的进口,规避市场因素带来的风险,山东新粮就是其中之一。其吕姓负责人告诉导报记者:“为应对公司利润与国际期货价格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及近期的粮价上涨,公司委托贸易公司来负责原材料进口方面的业务,日照公司则只做加工生产,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规避市场因素所带来的风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大豆 食用油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