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2011年,毛塔经历了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旱灾,降雨量和2002大旱年的情况相似,全国60%的水站极度缺水。干旱造成农业的大幅减产和牧业养殖困难,给原本就脆弱的粮食供给体系带来极大的影响。自2011年年底开始,毛塔开始出现粮食危机,涉及约80万人口。同年底,根据毛塔政府和塞内加尔政府的协议,约5000多名因过去战乱流亡塞内加尔的毛塔难民回到毛塔,被安置在南部塞内加尔河流域。2012年年初,邻国马里发生内战,大量马里难民进入毛塔边境,形成难民危机。而这两个聚集难民的地区恰恰是毛塔粮食危机最严重的东南部地区,不仅加重了毛塔粮食危机程度,还引发了人道主义救援危机。尽管毛塔政府和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至2012年4月,粮食危机情况仍然十分严重。
二、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毛塔长期处于粮食不安全状态
毛里塔尼亚地处撒哈拉沙漠,受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经济影响,粮食供给长期不能自给。正常情况下,毛塔本国的粮食供给只能满足20%至30%的需求,尤其是谷物类粮食,在最好的年份中也只能自给16%至30%,其余约70%的需求要靠进口和援助解决。
(二)严重的旱情导致本国农牧业减产严重和大部分人口失去收入来源
目前,农业和牧业在毛塔GDP中的占比分别为17%和12%。农业生产中约60%的作物依靠雨水种植。2011年的旱灾使雨水耕种区域减少了58%,产量减少了76%,国家农牧业总体产量减少了50%。而从事农牧业是大部分毛塔人,尤其是贫困人口赖以生存的方式。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2011年的人口发展报告,毛塔总人口中约62%属于贫困人口,其中42%的人口属于极度贫困人口。因此大部分人口失去了收入来源。根据2011年7月联合国粮食安全观察组织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联合调查,毛塔21.1%的家庭缺少食物,涉及共约67.8万人口。
(三)粮食存货和援助不足以应对粮食缺乏状况
国家的粮食安全存货和国际粮援是可以立即投入的资源,在危机发生时可起到重要作用。但根据毛塔政府对近年来主要粮食谷物类产品的调查分析,平均每年,国内产量只满足20%的需求,连同存货一起也只能满足37%的需求。而国际援助则在进口份额中占比很小,平均每年进口约33万吨谷物,其中只有7000吨属于援助性质。近年来国家粮食存货和粮援越来越难以发挥其紧急救援的作用。
(四)进口商品价格上涨导致居民购买力下降
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和毛塔本国货币的贬值,2011年商品进口价格同比上涨了约45%至60%,2012年物价仍然持续上涨,毛塔本国和居民购买力下降。人口最基本需求的谷物类粮食70%靠进口,其中26%的米,40%的麦,34%的传统谷物,米和麦的进口价格在2011年分别上涨了26%和36%。毛塔人口主要的消费品糖和油基本上全靠进口,这两种商品的进口价格在2011年分别上涨了18%和13%。
三、毛塔政府和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措施
危机发生后,毛塔政府在2011年11月推出了“2012希望工程”(Emel2012)应对危机。该计划主要通过对人和牲畜两方面的救援来缓解危机,实施期间为2011年11月至2012年7月,总计成本约1.6亿美元,主要通过毛塔政府和国际组织共同合作实施。
国际社会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联合国儿童基金把对严重营养不良儿童的援助提高2倍;在危机最严重的地区实施一项“饮用水和污水处理”特别计划;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开展抵抗传染病行动。
(二)世界粮农组织将推动牲畜饲料的供应;加强对牲畜疾病的预防;提高种子品种。
(三)法国红十字会、国际反饥饿组织、宣明会、乐施会等无政府组织参与了卫生、饮用水、救治营养不良等领域的行动。
(四)世界粮食计划署直接参与毛塔政府及其它国际组织的行动合作,并努力推动在毛塔当地的各类组织参与救援。
(五)美国、法国、日本、巴西、德国等国相继宣布对毛塔给予粮食援助和资金援助。
四、措施执行情况
“2012希望工程”是解决本次粮食危机的主要措施,由毛塔政府和世界粮食计划署(PAM)共同合作实施。截至2012年3月,除了存货发放一项因资源严重不足而无法满足预期外,其他各项用于解决人畜急需的物资执行率均良好,预期能够完成计划,但受益人口率仍不足。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05-17/17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