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俊生
3月6日,在湖北代表团驻地,记者就农业科技创新和磷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关话题专访了正在出席全国两会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黄麦岭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富荣。
记者: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您认为农业科技进步的突破口在哪里?
张富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等农作物不仅要求产量高,还须品质好,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任务,也是个难题。目前一些人宣称有机农业,不施化肥,我认为这是个误区。不要忘记,中国人多地少,离开这个基础来谈粮食品质是不现实的。
在有限的土地上既要产量又要品质,存在一个成本的困境。一些现代农场生产的农产品确实好,但为什么长期得不到推广呢?重要的一点就是成本太高,不具有推广性。
解决这个矛盾,我们需要同步推进肥料和种子的科技创新,同时还要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和技术。仅仅研制出好的肥料和种子以及先进的农业操作技术和耕种方法,没有人掌握仍然是不够的。可问题是,分散的一家一户怎么能够掌握这些复杂的农业技术呢!我看到一些科研单位做的精准农业,温度、水分、空气都进行严格控制,但这些技术农民怎么能掌握呢?
现在国家每年给一个农民的补贴达到了1000多元,我觉得如果把部分资金投放到对农民的培训上,也许效果更好一些。但这方面也存在困境,原因是所有优秀的人才大都不愿留在农村。与此同时,农技推广人员由于数量和素质的原因,也很难担当起大面积推广的重任。
所以从长远来看,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推广最终有赖于改变目前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让大量的农民离开土地,把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发展规模农业。而这有赖于政府的积极主导。总之,推进农业科技是一个综合性和体系性的问题。
记者:作为来自磷资源大省的代表,近几年您一直关注磷矿石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并多次在两会期间建言改变目前“一刀切”的征税方式,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张富荣:磷化工要持续发展,磷资源综合利用很重要,国家应尽快实施磷矿石税从价计征。目前磷矿石税仍是从量计征,10%品位和30%品位的磷矿石都是同样的税率,导致大家“采富弃贫”。这个问题国内企业和矿山协会呼吁过多次,做了四五年的努力。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组织专家进行过详细论证,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矿石类型、采矿方法、矿石品位、企业规模等不同指标设定不同税率。当时,工信部、发改委、税务总局对这个建议都是赞成的,但至今未予实施,原因不明。
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提到“矿产资源要扩大从价计征的范围”。我认为应尽快实施,把资源按不同类型划分,征收不同税率,以利资源开发保护。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磷矿还有特殊性,分上中下三层,因为中间品位最高,开发成本最低,所以大家都采集品位高的中间层,中间采完了,其他两层也就塌陷了,导致资源的浪费。
记者:有人做过预测,认为国内高品位的磷矿石开采年限将不超过30年,您怎么看?
张富荣:以前我曾发表过关于磷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文章。实际上,磷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税收、价格、技术都有关系。比如以前很多低品位磷矿不能使用,但现在都能用了。就是说,资源不是一个死的东西,静态地看,高品位磷矿石可能30年就用完了,但动态地看,随着技术发展、价格变化以及税收政策完善,低品位磷矿石也会有利用价值,这时它也就成为资源了。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式值得好好研究,科学发展是非常好的发展战略,但关键是怎么落实。现在很多资源所在地都提出要资源就地加工,这其实很糟糕的,现在磷化工不断膨胀就很能说明问题。我觉得,资源是国家的,国家应在战略性层面制订整体规划,实现资源有序和持续利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12-03-09/29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