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美国大豆行情因天气提前上涨,国内新豆减产成定局


  美国大豆产区恶劣天气超乎预期,作物担忧升级助推美豆突破前期强压力位1400美分/蒲,国内豆类、油脂主力合约也纷纷站上前期高点。对于后市,看涨仍是中长期主基调,但由于国内仍受到政策调控的潜在压力,短期不宜盲目追涨。

  一、美国天气炒作升级,基金重燃做多热情

  1.当前天气和美豆生长情况

  天气方面,美豆正处于生长关键期,需要补充降水满足灌浆需求。NOAA数据显示,8月28日较7月31日大豆主产区的土壤水分在流失,截至目前并没有改善7月份干旱带来的土壤干燥,这也是美豆优良率持续下滑的原因所在。

  美豆优良率在持续下降,截至8月28日,仅为57%,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4%,近五年中仅高于2007年的55%,但整个八月份,今年优良率下调幅度达到4%,大于2007年下调的1%,而2007年9月份单产预估比8月份单产预估下调0.1蒲/英亩。

  另外,在生长情况的五种状况占比中,”GOOD(良)“的占比在减少,而”POOR(差)“、”VERY POOR(非常差)“的占比在逐渐增加,这也增加了市场对大豆单产不济的担忧。

  而天气预报显示,本周包括明尼苏达、伊利诺伊及爱荷华州局部地方在内的美豆主产区呈现干燥模式。9月3号开始或有少量降水,但从NOAA天气预报来看,降水仍不足以满足修复前期土壤干燥的需求。

  2.当前优良率对USDA9月美豆单产的影响

  我们通过量化分析发现,1996年至今年8月份优良率变动(9月1日较8月1日变动)和USDA月度报告中预估单产的变动(9月较8月变动)之间的同向性极强,仅有去年出现意外。

  对应今年的情况,如果今年9月1日的优良率在59%―61%之间,USDA9月份月度单产较8月份单产变动不大;优良率每超出此区间1个百分点,预计单产平均增加0.4蒲/英亩,反之若每低于此区间1个百分点,预计单产平均下调0.17个百分点。

  乐观估计今年9月1日优良率为58%,则预计9月单产预估的均值为41.2蒲/英亩,80%置信区间为40.6―41.5蒲/英亩,即9月单产有大于90%的概率低于41.5。可见,即使乐观的情况,美豆供需依旧紧张,库存消费比仅有5.14%。

  3.关注资金能否持续流入

  随着天气炒作升温,基金重燃做多热情,资金的回流部分缓解了前期持仓背离的风险。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8月2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8月23日当周,基金公司增持大豆多头头寸49954手,为2010年7月以来最大增长规模;大豆净多头头寸连续第二周增长至94835手,为自8月5日以来最高水平。

  同时,美国彭博社8月29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当周,对冲基金及其他金融机构持有的美国市场农产品(14.90,-0.16,-1.06%)期货净多头头寸,较前周大涨15%至77.6774万手。这是今年5月6日当周以来,农产品期货净多头头寸增长幅度最大的一次。

  从历史经验可知,豆类大级别上涨行情必须持仓的配合,而如果持续发生持仓减而价格涨的背离,通常意味着行情隐含由强转弱的风险。这两周以来,资金重新流入迹象明显,如果此现象继续,预计对行情将产生很强支撑。

  二、国内新豆减产成定局,但政策压力仍在

  对于国内大豆基本面,市场普遍认为黑龙江地区今年大豆播种面积下滑20%以上。实际上,虽然美国农业部仍维持国内新豆产量1400万吨的估计,但其他国内外机构的产量预测均有所下调。油世界近日就称今年中国大豆产量可能低于预期,因播种面积下降且近来一些主产区天气干旱,主要在黑龙江省,今年国产大豆产量可能低于预估的1370万吨。而另一国外分析机构也预测中国新豆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产量将下滑11%,即产量仅为1335万吨。

  当然,国内仍面临政策压力。温家宝总理重申了”稳物价“仍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而市场盛传的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抛储400万吨大豆也恐怕不是空穴来风,短期风险不容忽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美国大豆产区恶劣天气超过预期,美新豆单产水平预计将维持低位,这将对期价提供实质性支撑。这波行情因天气提前上涨,而天气炒作概念预计在美国农业部9月供需报告公布前一直支撑价格。技术上美豆站上1400美分后目标和阻力区间在1455―1500美分。

  预计国内仍受到政策调控的潜在压力,因此操作上仍需谨慎,大豆、豆粕、豆油的中线多单需要在外盘1400美分一线设置止损/止盈。因为豆粕库存消化不及预期,预计国内豆油将保持对豆粕的相对强势。而随着PY价差拉升至1400之上,投资者也可逐步考虑买P抛Y的操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豆 降水 数据 干旱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