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科技创新 产业推进 缓控释肥发展方兴未艾


夏敬源

郝长江

伍昌胜

齐焉

赵秉强

司东霞

樊小林

胡树文

张彦才

李允聪

张民

石元亮

崔学军

陈永福

周涌

张培生

李晖

张强

专家观点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

缓控释肥要朝“四化”方向发展

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改进施肥技术,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第二,改进肥料类型,如开发缓控释肥料。缓控释肥料能够使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施肥技术大大简化,可实现一次施肥满足整个生长期需要,肥料损失少,利用率高,环境友好。

中国缓控释肥发展经历了探索起步

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三个阶段,取得五大成效:第一,开发了一批产品,如包膜肥料、脲醛类肥料、生化抑制剂、非树脂包膜肥料等;第二,研发了一批技术,包括吸收国外技术、自主创新技术;第三,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第四,扩大了应用规模;第五,取得良好成效,经济效益方面等产量节肥15%~20%,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缓控释肥在所有作物上均增产,同肥量可增产10%~15%,最高40%以上。社会效益方面由于其省工、省力、免追肥,促进了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生态效益上因提高肥料利用率10%~15%,减轻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

未来中国缓控释肥发展要朝“四化”方向发展。一是聚集化发展,要做大做强,鼓励培养骨干企业成为创新和国际竞争主体;二是科技化提升,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是产业化推广,官、学、研一体;四是规范化管理,要制订相关法规、法则、标准、规程,严格市场监督。

为了实现中国缓控释肥科学发展,要围绕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中心”,服务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农业”,推进技术产品、技术模式、推广机制的“三大创新”,实现聚集化、科技化、产业化、规范化的“四化发展”。

通过加强产品研发、技术集成、标准化建设、指导服务及推广创先争取实现两个目标———近期目标(2015):主攻大宗农作物,兼顾园艺特色作物,通过推广缓控释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3%~5%;缓控释肥产能达到500万吨,施用量达到300万吨;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的缓释肥研究、生产、使用、评价和监管体系。中长期目标(2020):实施质量替代数量发展战略,化肥供应量力争控制在5000万吨左右,在不增加或少量增加化肥用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效率,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郝长江:

缓控释肥科学发展需要多方合力

中国缓控释肥如何发展得更好?我们认为:第一,政府要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农业部正在组织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高产高效创建、标准化种植园创建活动,都是在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希望政府部门能将缓控释肥也纳入政策和资金支持范畴内,让研究、生产、示范推广和农户施用都能得到补贴资金,逐步地扩大推广面;第二,鼓励广大氮肥、磷复肥企业积极参与,规范运作。要抓住经济回暖机遇主动出击,选择合适的缓控释肥产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管理政策法规科学推广,规范市场秩序;第三,政府部门在扶持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做好产品审批与产品检测工作,保证市场平稳运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氮肥 化肥 尿素 施肥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下一篇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