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兰猪肉受二恶英污染事件曝光后,英伦惶恐、寰欧震动,德国、法国、意大利等27个欧盟成员国纷纷要求将爱尔兰猪肉制品下架停售,并呼吁那些已经购买受污染猪肉的消费者将其丢弃。各国的主流报刊也纷纷开辟专栏,由食品专家解答消费者针对“毒猪肉”的提问,以稳定市场信心。在经历了十几年前开始的疯牛病风波以及近两年的德国腐肉和意大利有毒奶酪等事件后,由爱尔兰猪肉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最近欧洲从政府到百姓所共同关心的话题。
事件源于爱尔兰一家能源公司下属的饲料加工厂在利用回收的原料加工猪饲料时,没有按规定使用食用油处理面包干和面团,而是使用了工业用机油,从而导致含致癌二恶英的猪饲料流入生猪养殖业进而污染猪肉市场。爱尔兰是猪肉产品出口大国,每年出产生猪300万头,猪肉产品出口总值高达4.7亿美元,二恶英事件后,政府不得不下令屠宰受影响的10万头生猪,爱尔兰猪肉加工业也将因此蒙受1亿欧元的损失。
不过,与国人谈之色变的“毒奶粉”、“毒柑橘”等食品安全事件有所不同的是,此次爱尔兰的毒猪肉纯粹是工业污染所致,且不具有行业普遍性。政府与食品监管部门在此事件中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站在消费者利益一边。在消息的披露上,反映的时效上,以及善后处理上,均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通过媒体对猪肉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出,欧洲食品安全的信息披露非常及时,且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息对等程度较国内更高。在11月底对爱尔兰猪肉的例行检查中发现疑似二恶英物质后,便有消息见诸报端。而在确认60吨生猪肉所含物质为二恶英之后,政府甚至先于《泰晤士报》等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向民众发出警告,建议消费者不要食用9月1日以来购入的爱尔兰猪肉。在信息披露上,政府没有遮遮掩掩,也没有让行政手段屈从于行业潜规则。这使得消费者不至于在猜测中耗尽对市场的信心,为政府的应急手段做了最好的舆论准备。不久,欧盟公共事务委员会表示,对爱尔兰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表示满意,并认为由于措施得当,有毒猪肉不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而被迫停产多日的爱尔兰猪肉制造厂商也开始恢复生产。这不得不说全赖信息披露及时可靠。
另外,政府和监管部门在应对上完全站在消费者和大众利益的一边。尽管这次受影响的企业只占爱尔兰400余家农场中的10家,但政府还是连续4天暂停了全国的猪肉加工业,并且考虑增加每年全国猪肉例行检查的次数。此举虽引来部分农场工作人员的不满,但政府还是强令行之。原因无他,因为早在1999年,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曾连续发生二恶英污染饲料事件,导致畜禽类产品及乳制品二恶英含量过高。面对当时来自全球的压力,比利时农业及卫生部长由于阻碍消息披露的真实性而被迫辞职,最后导致整个内阁的集体垮台,对比利时国民经济造成了至少10亿欧元的损失,间接引发了政坛和外交动荡。欧洲的教训,爱尔兰至今牢记于心,那就是宁可牺牲部分企业家和农场主的利益,也不能让猪肉事件坏了整个国家的国际形象。
相应地,爱尔兰政府和欧盟对于遭受损失的养猪业采取了经济上的补救,1.8亿欧元的经济援助使得毒猪肉事件不至于使得爱尔兰的农业“后继无猪”;在确保市场监管手段独立的前提下,爱尔兰政府随即担保除9月到11月之间的猪肉之外,其余时间生产的猪肉制品绝对安全。这两点,既弥补了当下农民的损失,同时为未来的市场厘清信息,而在那样一个法制相对健全,监管相对独立的国家,民众对于政府的担保自然十分信任,都放心食用本国猪肉。
虽然欧洲的食品安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欧盟各成员国之间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国际合作也有待加强,但在毒猪肉问题的危机处理上,无论是托市场大环境或是制度之福,爱尔兰这次可谓干净利落。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2/2008-12-19/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