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国际农业新闻

牛盾:开创农业国际合作工作新局面


  新华网南宁11月27日电(记者李晔)中国农业部副部长牛盾27日在此间参加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会议时说,面对当前复杂多面的国际新形势,应当解放思想积极应对,开创农业国际合作工作新局面。

  2008年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贸易和投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目前,农业国际合作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大规模发展生物能源,拉动了粮食价格上扬;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气候变化异常和农业灾害频发。

  面对以上新的国际形势,牛盾提出了以下应对思路:

  --不断加强粮食领域的交流合作。中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丰收,市场供应充足,但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还不牢靠,粮食消费刚性增长,保持粮食供求总量、结构、区域平衡的压力很大;粮食生产面临的耕地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约束日益突出,因此中国需要在生物技术、农机装备、改造中低产田、节水农业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要大力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需要针对大宗农产品进口有效调控机制的完善,多边农业贸易谈判和国际农产品贸易规则、质量标准的制定等目前中国农产品贸易促进工作的薄弱环节进行创新,形成合力。

  --境外农业合作开发潜力较大,要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走出去”。中国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在推动农业“走出去”工作中要摸清情况,建立机制,统筹规划,出台政策,完善服务,在帮助对方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增加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实现我方企业受益,带动农民增收,满足国际国内市场需求。

  --提高农业“引进来”的质量和效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不断提高农业“引进来”的质量,并且要特别注意“引进来”的要有利于现代农业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农业管理体制创新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在“引进来”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的保护。

  --大力加强农业国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目前中国急缺农业国际合作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提高农业专家的业务能力和外语水平,加大在农业外事人才储备、农业援外专家语言培训、系统人才发展规划方面的力度。

  1978年至2007年,中国农业产品国际贸易总额从61亿美元增长到781亿美元,增长了近13倍,其中出口额增长了5倍。目前中国已经与140多个国家以及主要的国际农业机构和金融组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与50多个国家成立了农业合作委员会或工作组,双边农业合作进入机制化、常规化轨道。

  全国农业国际合作工作会议于27日至28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省市农业部门近200名代表们除参加了会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耕地 生物技术 气候变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