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看看蔬菜生产上它们怎么用(二)


  咪鲜胺锰盐

  咪鲜胺锰盐又称咪鲜胺锰络合物、施保功、保利多、使百功、扑霉灵、丙灭菌等。主要剂型有50%、60%可湿性粉剂。

  产品特点

  1.咪鲜胺锰盐是由咪鲜胺与氯化锰复合而成,是咪唑类杀菌剂,其防病性能与咪鲜胺极为相似。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对子囊菌引起的多种作物病害有特效。主要是通过抑制甾醇的生物合成而起作用的。可有效地防治子囊菌及半知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如黄瓜炭疽病、蘑菇褐腐病和白腐病等。

  2.咪鲜胺锰盐不易使病害产生耐药性,单位面积用量少,见效快。

  3.咪鲜胺锰盐不易产生药害,主要用于使用咪鲜胺乳油易引起药害的作物上。

  4.咪鲜胺锰盐产品具有良好的润湿分散能力,药液能迅速扩展,对病菌进行杀灭,药效持久。

  5.在土壤中主要降解为易挥发的代谢产物,易被土壤颗粒吸附,不易被雨水冲刷。对土壤中的生物低毒,但对土壤中的有些真菌有抑制作用。

  6.可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甲霜灵、多菌灵、代森联、丙森锌、三环唑、已唑醇、甲基硫菌灵等复配。

  防治对象

  主适用于蘑菇、黄瓜、菜豆、茄子、甜椒、大蒜、西瓜等作物。

  可有效防治褐斑病、白腐病、青绿霉病、蒂腐病、炭疽病、灰霉病、枯萎病、早疫病、叶枯病、叶斑病、茎枯病、紫斑病等病害。

  使用方法

  1.防治蘑菇褐腐病,每1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拌于覆盖土或喷淋菇床。具体方法是:方法一为第一次施药在覆土前,每1平方米覆盖土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兑水1千克,均匀拌土。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批菇转潮后,每1平方米菇床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兑水1千克,均匀喷施于菇床上;方法二为第一次施药在覆土后5~9天,每1平方米菇床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兑水1千克,均匀喷在菇床上,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批菇转潮后,每1平方米菇床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兑水1千克,均匀喷施于菇床上。

  2.防治蘑菇白腐病,每1平方米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拌于覆盖土或喷淋菇床。具体方法是:方法一为第一次施药在覆土前,每1平方米覆盖土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兑水1千克,均匀拌土。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批菇转潮后,每1平方米菇床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兑水1千克,均匀喷施于菇床上;方法二为第一次施药在覆土后5~9天,每1平方米菇床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兑水1千克,均匀喷在菇床上,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批菇转潮后,每1平方米菇床用50%可湿性粉剂0.8~1.2克兑水1千克,均匀喷施于菇床上。

  3.防治黄瓜霜霉病、炭疽病、蔓枯病、灰霉病、黑星病等,病害初期或发病前,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38~75克,兑水45~60千克叶面喷雾,以后间隔7~10天施药1次,苗小时用药量酌减。

  4.防治冬瓜炭疽病,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5.防治西瓜炭疽病,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喷雾。

  6.防治苦瓜炭疽病,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

  7.防治节瓜炭疽病,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8.防治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9.防治莲藕炭疽病,可结合防治莲藕烂叶病、紫斑病等叶部病害一起进行,通常无需单独防治,也可选用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10.防治细香葱、大葱、大蒜、洋葱等的紫斑病,发病初期,喷施50%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11.防治菜豆、豇豆等豆类蔬菜叶斑病害,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12.防治大蒜叶枯病,病害初期或发病前,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50~60克,兑水45~60千克叶面喷雾,以后间隔7~10天施药1次,连续2~3次。

  13.防治冬寒菜炭疽病,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14.防治辣椒灰霉病,病害初期或发病前,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45~60千克叶面喷雾,以后间隔7~10天施药1次。

  15.防治辣椒炭疽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施药,每次每亩用50%可湿性粉剂38~74克,或者每亩用25%可湿性粉剂80~120克,兑水40~50千克喷雾,间隔7天左右喷1次,连续使用2~3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喷雾 间隔 炭疽病 西瓜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