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畜牧养殖信息新闻

肥料价格大变动,幕后竟有政策推手?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特急通知,拟于近期到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对砂石、水泥、混凝土等建材价格形势开展专题调研。这则消息引起了笔者关注,砂石何以入发改委法眼?好奇心驱使笔者上网搜索了解到,最近砂石、水泥等在局部地区价格暴涨,一货难求。联系到农资行业,这种现象也已出现,化肥连续涨价,农药部分品种严重缺货,价格连续上涨。无疑,环保收紧是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一个重要推手。9月11日,网传今年将取消取暖季钢铁限产比例,造成当天黑色系期货价格大跌。那么,环保政策是否会适度放松?可能性很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本轮物价的上涨,既有人民币贬值、贸易战和国际油价上涨造成的输入通胀压力,有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产品季节性紧缺压力,也有供应收缩造成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的传导压力。前两者涉及外部和不可抗力,可控程度低,而后者在政府可控范围内。

供应很快收缩,但消费有一定惯性。在环保趋严的高压下,上游收缩太快,消费收缩较慢,造成上游价格上涨。而消费能力不能同步增长,上游价格无法传导到终端消费层面,只能压缩制造业利润空间或逼迫下游企业停产,导致产业链利润分配畸形——上游利润大幅增长。其后果有三:一是出口产品失去竞争力,出口数量下降,不利于汇率稳定;二是下游产能出清,PPI的传导更顺畅,进一步推升CPI;三是造成失业率提高。

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7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出口、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工作方针。我们会发现,环保趋严造成的供应收缩不利于稳就业、稳金融、稳投资、稳出口和稳预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连续 品种 数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