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种植技术

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


一、技术简介

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是总结贵州省广大农技干部多年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经验形成的一整套栽培技术,策略上以农业系统工程原理为指导,根据区域特点综合组装各种先进技术;技术重点是实行大穗型品种、旱育适龄同伸壮秧、规范化栽插、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综合配套;技术关键是狠抓各项技术措施的全方面精确到位。

我省水稻超高产栽培小面积亩产从七十年的700多公斤、九十年代的800多公斤,“十一五”的1000多公斤,产量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不断完善。实践证明我省条件较好地区水稻增产潜力还十分巨大。全省条件较好地区稻田面积约有300万亩,按增产100公斤计,可增产粮食3亿公斤,进一步挖掘我省条件较好地区水稻增产潜力,将可保证我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我省计划大力推广水稻超高产精确栽培技术,以提高我省水稻生产科技水平,促进水稻生产的发展。

二、产量目标

1、产量目标

水稻连片示范100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示范1亩以上,平均亩产达到900公斤。

2、产量结构目标

根据选用品种特点和目标产量等精确确定合理的产量结构目标。一般准两优527等大穗型杂交水稻品种亩产800公斤的产量结构目标为:亩有效穗16.5万以上,穗粒数185粒以上,实粒数165粒以上,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30克以上,理论亩产800公斤以上。

三、关键技术

(一)精确模清示范区域基本情况,实行分类指导

选择在交通方便、温光条件较好、土壤肥力较高、灌溉条件好、农民科技素质较高的坝区实施。对示范区稻田情况和农户技术状况必须进行详细调查,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实行分类指导。每100亩区要建立5亩以上农技员直接控制的示范田,示范区按类型指导到位,直控田按田块指导到位。

(二)精确选择品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精确选用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推荐选用超级稻品种。海拔较低地区选用生育期略长的品种(如中浙优1号),海拔较高地区选用生育期适中的品种(如金优785)。每个示范片的品种数量不得超过4个。采用品种必须是经过国家或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优良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4404 粮食种子。

(三)精确培育叶蘖同伸适龄壮秧

1、精确定播期

根据示范区生态条件、茬口和品种特性精确确定播种期,确保水稻安全齐穗和穗分化期光温条件处于最佳时期。如黔中稻区中部和北部500-700 m、西部600-900 m播种期一般为4月中旬,黔中稻区中部和北部700-1000 m、西部900-1250 m播种期一般为4月上-中旬。

2、精确确定旱育适龄同伸壮秧指标

旱育壮秧指标根据示范区茬口情况精确确定,冬闲田采用小苗,早茬田采用中苗,晚茬田采用大苗。各类苗壮秧指标为:小苗叶龄3.5~≤4.5叶,苗高12厘米左右,带蘖0.5~1.5个,叶蘖同伸系数0.75以上,叶片全绿,根系全白,无病虫害;中苗叶龄>4.5~≤6.5叶,苗高15厘米,带蘖1.5~3个,叶蘖同伸系数0.70以上,叶片全绿,根系全白,无病虫害;大苗叶龄>6.5~7.5叶,秧龄50~55天,苗高25~30厘米左右,叶蘖同伸系数0.65以上,平均带蘖4个以上,根系白色,叶色淡绿,叶片直立有弹性,无病虫害。

3、精确选好育秧方式,把好各项关键环节精确到位

重点推广应用旱育保姆拌种、施用沼肥和无纺布覆盖的新型旱育直插秧,因地制宜应用旱育两段秧,把好培肥、作床、播种和管理等各项关键环节。

(四)精确进行本田栽培

1、本田耕整

施肥料后,实行干耕干耙,再放水打田、耙平。做到田平、泥烂、肥均、水浅。无水源灌溉的地方,先施肥料后翻耕,再耖田耙田。做到田平泥烂、肥均。

2、施肥

必须遵循“有机无机结合,重施基肥,适追分蘖肥,巧施穗粒肥,增施硅锌肥”的施肥原则,根据当地气候、稻田肥力、品种特性,根据目标产量,结合测土结果确定总施肥量和养分比例(推荐用水稻栽培专家系统进行计算),并根据秧苗动态、气候和各生育时期需肥要求,确定各时期追肥量,做到施肥量、施肥时期和营养元素的精确定量。一般要求亩施有机肥1000kg以上作基肥。推荐使用水稻专用复混肥,再根据测土结果、专用肥有效养分含量和施肥计划补施单质肥料。要求亩施锌肥2kg,全作基肥,酸性田亩施用硅肥50kg作基肥;磷肥全作基肥使用;钾肥40%左右作基肥,60%左右于在分蘖盛期(8叶~9叶龄)施用;氮肥基蘖肥占60%左右,穗粒肥占40%左右,分蘖肥要早施,穗肥一般在倒4叶至倒2叶期看苗分两次施用,粒肥于始穗期至灌浆期看苗施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保技术 品种 水稻 施肥 移栽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